摘要:2017年7月,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會同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區分局、惠農區分局、平羅縣公安局會籤《關於規範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實施辦法》,對公安機關通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詢問未成年被害人工作進行了規範。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工作機制是指公安機關在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時,及時通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檢察官在介入過程中引導偵查取證,開展心理疏導、司法救助等工作於一體的機制。

來源:寧夏法治報

2018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向教育部發送高檢建〔2018〕1號檢察建議書,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歷史上首次以最高檢名義發出檢察建議。

“一號檢察建議”下發後,寧夏檢察機關始終把督促落實作爲重中之重來抓,全區各地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各具特色,全方位編織未成年人防護網。

“零容忍”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近年來,全區檢察機關始終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懲處強姦、猥褻兒童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決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5月29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召開的“一號檢察建議”落實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全區檢察機關共批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66件207人、起訴176件219人。對2起教職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向法院提出禁止其從事與教育有關職業的“從業禁止”建議。法院採納建議,在作出有罪判決的同時判處“從業禁止”。

在辦理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案件中,全區檢察機關始終關注、關切和關心未成年被害人,積極關愛救助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共向困境中的性侵被害人發放100.9萬元司法救助金,開展心理疏導35人次。同時,強化刑事訴訟監督,對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2起案件監督立案,對法院量刑畸輕的3起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提出抗訴,抗訴意見全部採納,案件得以改判(詳情見08版)。

“一站式”詢問防止造成二次傷害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爲對未成年人造成的心理傷害極大。辦案中,因詢問方式不當可能導致取證質量不高,或者反覆詢問造成二次傷害。因此,寧夏檢察機關探索在公安機關建立了集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詢問、生物樣本提取、身體檢查、心理疏導等於一體的“一站式”辦案機制。其中,石嘴山市兩級檢察機關的做法領跑全區。

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工作機制是指公安機關在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時,及時通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檢察官在介入過程中引導偵查取證,開展心理疏導、司法救助等工作於一體的機制。2017年7月,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會同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區分局、惠農區分局、平羅縣公安局會籤《關於規範辦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實施辦法》,對公安機關通知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詢問未成年被害人工作進行了規範。

“性侵案件的未成年被害人較爲特殊,她們往往年齡較小,通常在面對公安機關詢問時會比較緊張。而在一個相對輕鬆、有別於成年人詢問室的環境裏,會緩解她們緊張、害怕的情緒。”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王巖表示。在石嘴山市,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根據未成年人的特點,佈置了溫馨的詢問室:大武口區主要以藍色爲主,牆上懸掛制度及關愛未成年人話語;平羅縣主要以綠色爲主,屋內放有沙發及綠植,有助於舒緩未成年被害人的情緒。

不僅如此,石嘴山市人民檢察機關還加強與公安機關、醫院的聯繫,推動大武口區公安分局與醫院會籤協議,開通“綠色通道”;與醫生簽署保密協議,確保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實現專人檢查,避免信息泄露,規範證據提取,防止發生次生傷害。還同時規定了醫院的強制報告制度。與大武口區團委、陽光社會服務中心成立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中心,將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疏導、性侵害涉罪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心理測評及疏導、觀護幫教、親職教育等納入該中心。截至今年4月,該服務中心共對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及涉罪未成年人開展社會調查30人次,進行心理測評、疏導20餘人次,觀護幫教14人次,親職教育2次。

記者5月29日瞭解到,今年,全區檢察機關都將力推公安機關在現有辦案區中改造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一站式”詢問救助辦案場所,對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實行“全方位保護”,並實現詢問未成年被害人同步錄音錄像全覆蓋。檢察機關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也要全部提前介入。

“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將“魔爪”拒之門外

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利的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一些從業人員利用職業便利所實施的侵害行爲,更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家長、社會公衆的安全感,同時也嚴重損害了相關行業的社會形象。

“司法實踐表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重犯率高、熟人作案比例高的特點,很多案件發生在學校、培訓機構等未成年人學習、生活的場所,很有必要加強這些領域的預防。而避免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的人員從事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的行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舉措。”5月29日,銀川市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爲進一步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2018年,銀川市人民檢察院起草、銀川市委政法委牽頭與銀川市中級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衛計委、婦聯、團市委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11家單位會簽了《關於建立預防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社會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共31條,對建立強制報告制度、落實被害人保護措施、建立性侵害違法犯罪數據信息庫、加強工作協調配合等方面均作出了具體規定。《意見》規定,對未成年人負有監護、教育、訓練、救助、看護、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以及其他公民、社區(村)等單位,發現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有權利也有義務在24小時內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教育部門發現在學校、幼兒園發生性侵害案件的,或者醫療衛生部門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發現未成年遭受性侵害的,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並且先行做好對被害人的陪護、安撫等臨時安置工作。

2019年5月,銀川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教育局、公安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管理預防性侵害幼兒園兒童和中小學生違法犯罪工作的通知》。該《通知》要求,教育局要協調轄區公安機關對轄區民辦幼兒園及普惠性幼兒園從業人員全面開展犯罪記錄尤其是性侵害犯罪記錄的查詢、排查工作,對有犯罪記錄尤其性侵害犯罪記錄的人員一律清退。各縣(市)區教育局及學校要建立性侵害違法犯罪入職查詢制度,對擬招錄人員品德、心理進行前置考察,嚴禁聘用有犯罪記錄尤其性侵害犯罪記錄的人員。

5月29日,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桂蘭介紹,今年,將力推全區檢察機關與相關單位制定侵害未成年人權益強制報告,和對性侵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人員從業限制、入職查詢等工作機制。推動依託違法犯罪人員信息系統,建立全區性侵害違法犯罪信息庫,錄入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

下一步,全區檢察機關將把“一號檢察建議”的監督落實工作,由落實的主體從檢察機關和教育部門延伸到公安機關、法院、民政部門、婦聯、團委等單位,促進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形成落實合力;將把落實的範圍從預防校園內性侵害延伸到預防校外的所有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如針對校外培訓機構、賓館、KTV、酒吧、網絡等場所或領域存在安全隱患導致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等問題,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職,堅決剷除性侵害未成年人問題滋生的土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