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段親密關係。親密關係究竟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親密關係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成分。

在心理學看來,我們與指定的人建立緊密的聯繫,就被稱爲親密關係,主要關注成年人。

心理學研究者認爲,親密關係在六個方面存在程度差異,它們是:瞭解、關心、相互依賴、相互一致、信任與承諾。親密關係是一種人際體驗。

親密關係的改變

在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是父母,我們在父母的關愛中尋求到歸屬感。在我們成長後,爲了滿足歸屬感的需要,我們會努力和他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並維持。

在青春期開始,朋友佔據了我們大量的心理空間。成年期早期時,我們對愛情的渴望變高,戀人開始佔據我們的心。

所以通常來講,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三段親密關係:兒童時期與父母、青年時期與朋友、成時期與戀人,甚至在我們有了孩子之後,也會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與母親之間的聯繫比較緊密。這是因爲孩子需要從母親身上獲取營養和能量,來滿足生存的需要。

在這個時期,如果孩子和母親的關係能形成安全型依戀,有利於成長後的人際交往。他們更容易信任別人,也有着更高的安全感。

進入了青春期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會使我們想要逃離家庭。於是,親密的人從父母變成了朋友,朋友成了我們分享快樂和祕密的人。

成年期,愛情漸漸到來,我們也組建了屬於自己的新家庭,親密關係再次發生轉移。我們會將更多的心思和心理精神,放到自己的另一半身上。

當我們爲人父母的時候,我們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就如小時候與父母建立起親密關係那般。


親密關係的重要性

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表明,

針對親密關係所進行的研究得出,有親密關係的人比單身生活的人更加幸福、健康、長壽。當我們面臨威脅情境時,如果看着伴侶的照片,就可以使自己的反應不再那麼強烈。

在受傷的時候,如果有人照顧、幫助我們,那麼傷口會更快的癒合。


爲什麼我們這樣需要親密關係呢?因爲,

人類早期生存時,因環境惡劣,那些孤僻的人在繁衍子女和養育後代的成功率較合羣的人更低,這存在演化學上的適應意義。

那麼,60歲之後誰纔是我們最親密的人?心理學給出了答案。

自己比他人更重要

因爲人類的認知資源與心理空間有限,


一切的正常活動,

因而,我們在個體和團體中,互相照顧和關心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在一生中,我們有很多重要的人,例如伴侶,父母,孩子。我們想把他們都納入到,與自我最親密的關係之中。


所以,60歲左右的人,最親密的人應該是自己,然後是伴侶。因爲伴侶是人生中,陪你走得最久的人。

你們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共同經歷、共同成長,親密與共。伴侶的陪伴給予我們能量,讓我們感到舒適、安全。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