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news)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何卓蔚@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五年前,因一場猝死案而引發的豪門家產股權爭奪案,在五年之後又或因另一樁猝死案的突發而得以正式終結,然而,對於捲入這場紛爭的上市公司大亞聖象(SZ.000910)而言,雖然備受市場關注的控股權糾紛擾動風險似乎已然化解,但隨之而來的另一種不確定性因素卻正在由此放大。

6月1日上午,大亞聖象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5月31日不幸逝世,年僅44歲。

與五年前那個四月末的上午相類似,時任大亞聖象董事長兼實控人的陳興康在當日因意外摔倒而引發猝死。這一太過突發的事件,讓陳興康甚至未能來得及留下遺囑,也正是這次意外,不僅讓大亞聖象及其控股股東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亞集團”)失去了“領頭雁”,還徹底改變了大亞聖象隨後五年的走向,作爲陳興康的次子,陳曉龍也是在此時得以上位成爲了擁有百億資產的大亞集團和大亞聖象的掌舵繼任者。

大亞集團和由其控制的大亞聖象,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在大亞集團中,陳興康和其妻戴品哎,以及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等人通過各種股權架構牢牢把持着相應的股權,在陳興康猝死離世之後,其妻子兒女則按照《婚姻法》和《繼承法》對相關股權進行分配。

大亞集團可謂凝結了陳興康畢生的心血。1978年,一家名爲丹陽縣埤城城南農機拋光廠的鄉鎮村辦企業在蘇南正式創辦,這是陳興康白手起家創業的起點,也是大亞集團事業的開端。自成立以來,大亞集團歷經三次變身、四次創業,已發展成爲涵蓋家居、包裝、汽配和轉型產業等的龐大“商業帝國”,連續多年穩坐中國家居行業頭把交椅。

豪門、百億資產、遺產、富二代、兄弟反目。

這些關鍵詞註定了大亞集團和大亞聖象在離開“創一代”後“狗血劇情”的必將上演。

雖然在陳興康去世的幾年中,大亞聖象在其小兒子的掌控下平穩度過了突發“權利交接期”的動盪,但自2018年7月起,隨着董事會任期的屆滿,陳曉龍與其兄陳建軍就有關公司控制權的爭鬥也隨之即發,在隨後的一年多時間中,圍繞在這百億資產控制權上,兄弟鬩牆、母子反目的戲碼輪番上演,甚至不惜對簿公堂。隨着家族紛爭愈演愈烈,在“內憂未平,外患再起”之下,大亞集團與大亞聖象的營收增速皆出現疲態,二級市場中,大亞聖象股價不僅波動不斷,大亞集團甚至一度出現了債務違約、銀行惜貸等流動性風險。

“實際上,以木地板生產銷售爲主業的大亞聖象基本面,無論從行業前景還是從企業的自身實力來看,都是比較優質的,但二級市場中,投資者之所以往往選擇用腳投票,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來自於其內部控股權問題的爭奪。”一位接近於大亞聖象的內部知情人士向叩叩財訊坦言,在當地政府及多方勢力的協調和介入下,原本陳曉龍與陳建軍兄弟二人關係已經緩和,並在日前已經達成新一輪的合作協議時,眼看困擾大亞聖象多時的股權糾葛案即將化解之時,但正在此時,天卻有不測風雲。

隨着陳曉龍又再度步其父後塵在毫無徵兆之下突然撒手人寰,再度失去“領頭雁”的大亞聖象,其繼任者的位置大概率天然地落在了陳曉龍之兄陳建軍手中,雖然沒有了股權紛爭的困擾,但新的繼任者能否擔負起這數十億資產的重任,卻成爲了未知數,這也將取代控股權的紛擾成爲眼下大亞集團和大亞聖象最難預知的未來。

“富二代接盤都是子承父業,當年陳老先生髮生意外後,想想當初緣何家族內部和股東代表會將公司的控制權暫時轉交給其小兒子陳曉龍而非長子陳建軍?而這幾年,在除去內部股權爭鬥的因素外,在陳曉龍的掌舵下,企業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上述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在2015年之前,作爲長子,陳建軍幾乎從未涉足過公司的任何事務,對整個木地板行業和企業管理都可謂一篇空白,其後幾年雖然也一旦在大亞聖象中擔任董事,但在陳曉龍的把控下,幾乎沒有實權,而按照最近兄弟倆和解的協議,陳建軍雖然上任大亞集團的董事長,但其負責的則是大亞集團另一塊煙標業務。

1)父子相繼猝死

“非常意外,在我們的印象中,陳曉龍是比較年輕有爲的,也沒有聽說他身體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對行業和企業的看法也是很專業的,尤其是其近年來一直重點佈局人造板行業,這是有魄力和遠見的。”6月1日,一位滬上私募人士向叩叩財訊表示,自己在一年多前曾因大亞聖象的有關事件親自到公司調研,當時有關股權的爭鬥正喧囂塵上,但其在與陳曉龍等人溝通交流後,轉變了對大亞聖象和陳曉龍最初的無實力“富二代”藉機上位的印象。

的確,陳曉龍的驟然離世也將與其父當年一樣,在經過多時股權紛爭後,眼看就要迎來“共贏”發展的關鍵階段,大亞聖象接下來的命運軌跡又將被改變。

5月31日,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在此十天前召開的大亞聖象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陳曉龍又一次被選舉爲公司第八屆董事長而成功獲得連任,任期三年。而其兄陳建軍在一年多前被“踢出”董事會後,也在此次會議上再度入選非獨立董事。

陳曉龍的這一次連任,無論對於其自身還是大亞聖象的投資者而言,都可謂意義非凡——在陳氏兄弟爭奪資產控制權不斷白熱化升級之後,終於握手言和,近年來阻礙大亞聖象發展的最大的風險因素也將由此消弭。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5月31日當日最初發現陳曉龍出現異常情況的爲其司機,雖然5月31日並非工作日,但當日中午陳曉龍依然還在與人一起討論工作和公司的未來戰略部署。據其司機回憶,在當日下午,陳曉龍上車後,還在車上打電話討論工作,但就在汽車行駛到某高架橋上時,陳曉龍突覺身體出現異常,司機回頭發現情況不妙,趕緊停車並緊急撥打120求救,此後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因搶救無效於當晚離世。

據悉,陳曉龍離世可能因心臟疾病引發。

與當年其父陳興康的離世相類似,陳曉龍的離世也未來得及對企業的未來做出任何事先安排和遺囑。

五年前,在處理完陳興康後事後,爲儘快確立接班人問題,陳氏家族包括戴品哎、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四人和其親屬及股東代表仲宏年等人組織召開家族內部會議,對公司經營管理體制和兄弟兩人分工做了約定。

隨後。2015年7月,依據大亞集團公司章程規定,由陳興康夫人戴品哎簽發委派書,任命二兒子陳曉龍爲大亞集團董事長,並主持旗下最重要資產大亞聖象的工作。兩個兒子也同時進入董事會,並做了業務歸屬的分割。

也正是這次家族會議,爲此後的兄弟相爭、家族內耗埋下了伏筆。

在陳曉龍上任大亞聖象董事長的最初三年間,兄弟倆也一直相安無事,各司其職。但到了2018年7月,兄弟倆之間的控股權紛爭隨着所謂權利交割時間節點的到來而爆發,陳建軍曾一度被大權在握的弟弟陳曉龍趕出上市公司大亞聖象,將其董事職位撤銷。

而陳建軍在此時卻獲得了其母親戴品哎的支持,不僅獲得母親的有關股份成爲了大亞集團的實控人,更與母親聯名發出公開聲明函聲討陳曉龍,指其違法使用作廢公章並利用掌控大亞集團等企業公章之便利,在惡意隱瞞大亞集團實際控制人、大股東戴品哎和陳建軍的情況下,兩次私自修改大亞集團章程,剝奪意博瑞特對大亞集團的董事委派權,剝奪卓睿投資對大亞集團的法定代表人委派權。

根據斯時陳建軍一方稱,在當年的家族會議上,對接班人的確定政策爲“三年輪班制”,既陳興康老先生去世後,約定董事會每屆任期三年,“三年一輪換”,先由陳曉龍代表家族主持公司全面工作。但在2018年7月的輪換節點,一些問題開始顯現,公司治理權沒能實現輪替。

而陳曉龍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其表示“不像有些人講的輪流坐莊,這些都沒有說過”,其僅表示根據約定“在我做董事長期間,只要經營不發生重大問題,原則上不變換,企業出現嚴重危機纔會要求更換董事長。”

於是在兄弟雙方就控制權各不相讓的拉鋸之下,大亞聖象的股權紛爭持續了近兩年時間。

“兄弟倆的互不相讓,不僅讓大亞聖象面臨巨大風險,連由陳興康老先生一手創立的大亞集團也面臨着流動性風險。”上述接近於大亞聖象的知情人士透露,兄弟倆從暗地較勁、互發聲明到搶奪公章、對簿公堂,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的戲碼輪番上演,內耗、紛爭正觸及大亞集團龐大產業的機理。在3.69億元銀行貸款逾期、對外擔保及股權凍結問題相繼爆出的危機之下,作爲江蘇丹陽的龍頭企業,引得當地政府介入協調各方關係。

“當地政府還是比較認可陳曉龍的管理水平,在當地政府和有關勢力的協調下,陳氏兄弟在經過多次談判後,關係終於在2019年底開始緩和,在考慮到多方因素後,最終確認了新的分工,既大亞集團由哥哥陳建軍負責,同時陳建軍被重新提名爲大亞聖象的董事會成員,但上市主體木地板及人造板業務的經營依舊由陳曉龍負責,並由其繼續擔任大亞聖象的董事長,而陳建軍則主管大亞集團的煙標等其他相關業務。”上述接近大亞聖象的知情人士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大亞集團爲一家多元化公司涉及木材包裝汽配等多個產業其中包裝產業曾是其早年的基礎產業,主要生產捲菸“煙標”等包裝材料。2013年之後大亞集團纔將發展重心轉移到人造板及木地板業務2015年初陳興康主導對上市公司業務進行大幅調整將非木業資產置出上市公司此後大亞的板材業務和聖象的木地板業務成爲了大亞聖象最核心的兩大業務板塊

2)無經驗的掌舵者

或許誰也沒有想到,在多方勢力介入下已經暫時性達成和解的大亞聖象控制權之爭會最終以一方的生命終結來爲這一年多來紛擾畫下句號。

弟弟陳曉龍的離世,顯然將此前的和解分工又徹底打破,作爲陳氏家族第二代長子兼在世唯一的男丁,陳建軍承襲大亞聖象控制權已經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6月1日,上述接近於大亞聖象的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因事發突然,公司現在具體工作已經由陳建軍接管兼任。

“對於任何一個上市公司而言,董事長突然離職或去世,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對企業的影響至少在短期內都是負面的,繼任者的能力、風格、對企業的熟悉度以及對前任部署的執行力度,這些都將影響到企業後續的穩定和發展。”上述滬上私募人士表示,在其看來,陳曉龍的去世比起五年前陳興康離世時對企業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建軍接手上市公司業務後的表現,這將是大亞聖象此後最大的不確定性。”該滬上私募人士指出,“五年前,大亞聖象正在進行業務重整之時,董事長驟然去世,其後,在陳曉龍的帶領下花了三年多才算平穩過渡,但隨後的控制權紛爭,又讓企業波及其中而遭受到了一定影響,如今再度面臨董事長的鉅變,隨着當年的‘對手方’上位,可以預測的是大亞聖象現任的管理團隊很可能將遭受一輪清洗,這可能會引發大亞聖象內部的新一輪動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同爲陳興康之子,身爲長子的陳建軍多年來實際上幾乎未接觸過大亞聖象核心的地板業務。

“陳建軍對大亞聖象公司和行業並不算熟悉,這也是當年在陳興康過世後,家族會議決定讓次子陳曉龍暫時掌舵公司的主要原因。而在2019年底,在地方政府等多方勢力介入的調和下,最終確認由陳曉龍繼續執掌木地板業務,其中也有此因素。”上述接近於大亞聖象的有關知情人士透露。

早前在2019年陳曉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緣何會由自己接班企業時,其表示:“他們兩位(指陳巧玲、陳建軍)之前都沒有在公司工作過一天,對情況也不熟悉、不瞭解,我在公司跟老先生一起工作過11年,對公司整體情況更加了解,才推舉做接班人,擔任董事長職務。

梳理陳氏三兄妹履歷發現,陳巧玲自2001年至今在江蘇銀行丹陽支行任職,未參與大亞集團實際經營管理工作;陳建軍自2010年至2015年7月就職于丹陽市華邦貿易有限公司,此前曾任職於鎮江市對外貿易公司、丹陽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等單位,沒有大亞集團任職經驗。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