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越瞭解物權意識就越會願意分享,因爲他知道,這個玩具是我的,我借給你玩,不代表它就變成了你的,它最後還會回到我的手上,除非我同意送給你。孩子對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就會更願意分享給別人一起玩。

孩子總是喜歡聚集在一起玩耍的,但是許多家長髮現,每當孩子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雖然很開心,但是難免會發生因爲爭搶玩具鬧得不歡而散的局面,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是每個家長都會面臨的問題。分享是種美德,但不是僅僅讓孩子把玩具交出去這麼簡單。關於讓孩子學會分享這件事,你做對了嗎?

1、物權意識

物權意識就是對一件物品的所有權的理解。比如孩子知道家裏哪件物品屬於媽媽的,哪件物品屬於爸爸的,哪件物品屬於他自己的。孩子越瞭解物權意識就越會願意分享,因爲他知道,這個玩具是我的,我借給你玩,不代表它就變成了你的,它最後還會回到我的手上,除非我同意送給你。孩子對自己的玩具有安全感,就會更願意分享給別人一起玩。

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一點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要提前給孩子區分“使用權”和“所有權”的概念,公共場所的玩具不屬於隨便哪一個人,但是一般要遵守先來後到的原則,如果別人已經在玩,使用權就正屬於別人,我們只能等,不能搶。

2、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能識別和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在這裏,我們仍然要記得尊重孩子的物權,我們只是在引導孩子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過程中始終要給孩子是否分享的決定權。千萬不要覺得“我都說了這麼多了,他還是不願意分享,沒用,我懶得跟他說了。”孩子的理解,到行爲改變很多時候有一個延後的現象,他需要時間去消化,所以這一次可能仍然是不分享,家長不用焦慮也不用氣餒,說不定這樣引導幾次之後就慢慢會主動分享了。

3.做出分享的榜樣

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在寶寶面前與家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當寶寶偶爾做出分享行爲時,一定不要謝絕,要誠懇地接受寶寶的好意,而且要謝謝寶寶,讓寶寶體驗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從而激勵他繼續這種行爲。

4.進行角色扮演

給寶寶講有關分享的故事,並和寶寶一起扮演故事裏面的角色,寶寶來扮演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別人分享的角色,爸爸媽媽扮演接受別人禮物的角色,然後可以交換角色。經過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真實、直接的情感體驗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徵固定在寶寶的心中。這時,寶寶就真正從“小氣”的寶寶成長爲願意和人分享的可愛寶寶。

1.5~2歲是兒童分享行爲能力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時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導。比如在寶寶與家人共處時,在與小朋友共處時,要引導他分享食物、玩具等,充分利用這個關鍵期,促進分享行爲能力的發展,更好地獲得社會交往的技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