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繼富養孩子的浪潮過後,又有了不同的聲音:得讓孩子喫苦。

然而在豆媽看來,大多數的孩子都很苦,不是說父母在物質上的苛待,現在很少有孩子喫不飽穿不暖了。這個苦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心靈上的苦。

多少父母覺得,讓孩子餓不着冷不到,提供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就是已經盡到自己的義務,是偉大的父母。孩子要是哭哭咧咧,就會拿出那一套說辭:“要是把你扔到我們那個時候,看你還哭不哭的出來。”

2

讓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大學室友貝貝講的。

她父親是那種很典型的中國式大家長,專制獨裁,決定一件事就不允許妻子和孩子發出反駁的聲音。

貝貝爸對女兒的教育尤爲上心,像很貴的學習工具,只要貝貝開口,絕對不說二話就買了。

物質上很豐富,爸媽沒有讓她飢過冷過,甚至很多同學知道她的家境,提起她都是一種羨慕的口吻。

但是沒有人知道,在家她完全體會不到作爲一個孩子、一個女兒應受到的寵愛。

因爲一次放學回家晚了,她爸爸就語氣惡劣道:“回來這麼晚,上哪去了?”

貝貝不滿父親說話的語氣,沒有吭聲。沒想到他爸爸就急了,說:“這是你對待我的態度?養你這麼大,什麼不是最好的,就換來你這樣的態度?看來還是讓你多喫點苦,你才懂得孝順!”

於是大夏天的,父親讓她騎着家裏工人用的三輪車,騎十里地到縣城的菜場上擺攤賣牛奶,沒賣完不準回來。

貝貝說,從小到大這樣的事情很多,一旦忤逆了父親,就會遭受各種各樣的折騰和難堪。直到現在已經走上社會年齡一大把了,回想起在家裏的經歷,還是會忍不住哭,不想回家,看到父親就有陰影。

沒有得到過父母愛心的孩子,她的內心會一直荒蕪,她覺得自己的家不是自己家,一個沒有家的孩子,這一生都不會有安全感。

3

再說說我朋友班上有一個孩子。

剛開學,一位媽媽領着孩子去報名,只是小男孩臉上一直在淌淚。

在場有很多報名的家長和小朋友,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小男孩仍舊在被媽媽訓斥。

“成天就找到玩,連暑假作業都沒做完,你是笨蛋嗎?爲了你接你上學放學,我不管風吹日曬,一點汗都沒讓你出過。結果你呢?你自己說對不對起的我?”

小男孩哭的打嗝,不敢回嘴。

旁邊的幾個小孩一直盯着這邊,小男孩侷促的扭了扭,上前去拉媽媽的手,但是媽媽把他推開了。

從進門到報名完成,小男孩媽媽始終在說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跟她提這個,她可能還會覺得好笑吧。

最後媽媽交完報名的錢情緒更激動了,“要是沒有我,你能上學?能穿這麼好的衣服?你自己想想你這個笨蛋!”

說完氣沖沖的走出教室,小男孩淚流得更兇了,追着媽媽跑出教室。

教室裏的家長面面相覷。

她一直在強調自己從未讓孩子喫苦,可是對一個小孩來說,被母親當衆辱罵,還被丟在教室裏面對將來的同學和老師,這到底算不算得上是苦?

3

人是感情動物,父母在對孩子做這些的時候肯定也是意識到了的,但是爲什麼沒有停下折磨自己的孩子,或許那一刻這些父母心裏想的是:“就該讓你嚐嚐不聽話的苦頭!這樣以後才能省心。”

或者是存着想讓孩子做難的心思。把大人在社會上受的苦頭讓孩子也嚐了一遍。

這些是真苦,比沒有玩具玩和沒有新衣服穿都讓孩子更加難以忍受。

“苦難就是苦難,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對於痛苦的思考纔是有意義的,纔會使人真正的成長。”

想讓孩子成長爲何要選這最殘忍最沒有意義的一種?

要知道,他可以在和爸爸媽媽還有寵物一起晚飯散步的過程中產生思考,可以在鄉下看着爺爺收割麥草產生思考,還可以在課堂上因爲老師表揚了同學產生思考......

這每一種思考都足以抵得上你讓他受的這種會留在心裏的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