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北斗系統即將圓滿的一年,自2001年開通運行以來,北斗爲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當時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自主研製生產衛星導航系統,我國不僅是這其中的一個,更在定位性能上有所創新。

  雖然北斗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一直是全球領先。歐洲的“伽利略”衛星計劃甚至一度“看不起”我們,不與我們進行衛星探索合作。如今我們早已把他們甩在了身後,目前,除了美國的GPS以外,我國的北斗已經成爲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定位系統。然而許多人卻有疑惑,爲什麼北斗這麼厲害,人們的手機裏仍然是GPS?專家最後說明了緣由。

  30年“排星佈陣”,北斗即將圓滿功成

  今年6月份,最後一顆北斗組網衛星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發射後北斗系統就將圓滿完成,與美國的GPS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此外,我國也將在北斗系統上應用我國目前領先的5G技術和AI技術,爭取在未來一舉超越美國GPS。

  雖然北斗已經十分強大, 但如今人們手機裏的導航系統仍然是GPS,這讓國內的許多人十分納悶,甚至有人認爲,如果北斗只能用於提升國防,而無法用於民生,那麼將永遠都無法趕超美國,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專家的兩個觀點,最終讓人們對北斗充滿了信心。

  北斗其實早已廣泛使用

  專家表示,其實北斗早已在手機移動端應用了,而且已經應用多年,市面上流傳的大部分手機,其實都採用了北斗系統,人們無法察覺,主要是固有思維限制了人們的視野。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在全球導航系統的研發中,美國也是第一個成功實現全球導航定位的國家,並且命名爲“GPS”,而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英語縮寫就是這個,長時間以來,人們對“GPS”的運用和使用早已成爲習慣,這讓手機廠商自然配套GPS來服務大衆,GPS也在全球佔據了主導地位。

  據統計在高峯時期,GPS佔據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慢慢大家早已忘記導航系統是什麼,只知道GPS,固有思維讓北斗出頭更難。同時北斗也十分年輕,目前還很難扭轉這樣的局面。

  雖然現在北斗已經非常強大,但和美國的GPS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讓北斗的知名度更高,成爲能夠支撐全球半壁江山的導航系統,這是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