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鞅的變法大大提高了綜合國力,然而在變法當中,秦國太子嬴駟觸犯禁令,曾與商鞅產生摩擦,等到嬴駟繼位後史稱秦惠文王,每當想起從前的事情都覺得屈辱,發誓要殺了商鞅,然而變法讓商鞅威望極高,秦惠文王不敢私自動手,知道商鞅被人誣陷造反之後,秦惠文王藉此機會施以車裂極刑,從這來看似乎秦惠文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然而正是這個人爲大秦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又稱嬴駟,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人,通過打壓商鞅,秦惠文王大大增強了國君威信,也得到了舊貴族的支持,然而秦惠文王並不是一個庸人,他很清楚商鞅的變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必須堅決地推行下去,因此商鞅雖死,但是他創造的一系列改革依舊有條不紊的運行,不過那些抱有希望的舊貴族卻心生不滿,本以爲新王剷除商鞅是爲了停止變法繼續進行,哪裏想到秦惠文王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君主集權。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啦!我將爲您揭開中國古代歷史祕聞、世界歷史真相,甚至是上古時期的歷史檔案揭祕,爲您揭開最神祕的歷史祕聞,還原歷史真相。

戰國末期局勢動盪,秦國以一己之力滅六國完成統一霸業,秦始皇功耀千古開創封建帝制,秦始皇縱然偉大,但是有不少人都說秦始皇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才能順利統一,那麼秦始皇之前秦國又有哪些作爲呢?

秦孝公時期,力排衆議在國內推行變法改革,任用商鞅爲左庶長,嚴苛法度,獎勵軍功,焚書坑儒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擴大國家賦稅和兵役來源,爲秦國的軍事建設打下了基礎,此外商鞅不懼貴族威脅,廢黜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統一度量,經過商鞅的一系列改革之後,秦國廢除了舊制度,逐漸成了列國當中的佼佼者,奠定了後來秦國以法治國的思想。

商鞅的變法大大提高了綜合國力,然而在變法當中,秦國太子嬴駟觸犯禁令,曾與商鞅產生摩擦,等到嬴駟繼位後史稱秦惠文王,每當想起從前的事情都覺得屈辱,發誓要殺了商鞅,然而變法讓商鞅威望極高,秦惠文王不敢私自動手,知道商鞅被人誣陷造反之後,秦惠文王藉此機會施以車裂極刑,從這來看似乎秦惠文王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然而正是這個人爲大秦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又稱嬴駟,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的人,通過打壓商鞅,秦惠文王大大增強了國君威信,也得到了舊貴族的支持,然而秦惠文王並不是一個庸人,他很清楚商鞅的變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必須堅決地推行下去,因此商鞅雖死,但是他創造的一系列改革依舊有條不紊的運行,不過那些抱有希望的舊貴族卻心生不滿,本以爲新王剷除商鞅是爲了停止變法繼續進行,哪裏想到秦惠文王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君主集權。

因此許多舊貴族例如杜摯等人,聯合起來反對秦惠文王,甚至背地裏串通魏國,想要出兵佔領咸陽,魏國有了內應不聲不響的侵佔了秦國大片土地,直接派兵進駐河西,企圖攻打咸陽,對此秦惠文王雖然年輕,但是老謀深算,一切都在他的控制當中,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秦國迅速出擊,解決了義渠之危險,與此同時在國內清除叛黨,趁機將許多頑固派一網打盡,此時國內再無反對派,權力全部收歸中央所有。

秦惠文王此舉一箭雙鵰,徹底平息了國內的反叛勢力,鞏固統治之後,秦惠文王繼承先祖遺願,開始籌備兵馬反攻魏國,公元前330年,秦國大軍攻破魏軍陣營,魏國被迫將西邊大片土地拱手讓人,一年之後,秦軍再度來襲,接連攻下魏國三座城池,數次交鋒,魏國都倒在了秦國強大的進攻下,幾次大戰之後,秦國不僅拿下了魏國黃河西面的全部土地,還在黃河對面建起了向東進發的前線陣地。

公元前318年,魏國聯合趙國、韓國、燕國、楚國、五方陣營聯合對抗秦國,秦惠文王並沒有驚慌失措,有條不紊的組織大軍抵抗,先後大敗趙魏聯軍,殲敵十餘萬,嚴重挫傷了聯軍進攻的銳氣,東線秦軍取得大勝,然而西線部隊卻在敵軍強烈的進攻下失守了,聯軍形成夾擊之勢,秦國一度陷入危機當中。

爲此秦惠文王及時調整戰略,任用司馬錯計謀,派遣張儀前往楚國,利用反間計收買楚國與齊國決裂,之後言而無信又反過頭來激怒楚懷王,楚懷王惱羞成怒失去理智,竟貿然出兵攻打秦國,秦國嚴陣以待,在丹陽大敗楚軍,至此,秦國一箭雙鵰,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大戰過後楚國再也無力爭雄。

就此秦國拿下漢中,控制巴蜀,對六國形成了強烈的壓迫之勢,秦惠文王取得了重大的軍事勝利,大大擴充了國土面積,此後以張儀連橫政策,分化瓦解各國聯盟,逐個擊破,爲後來的一統中原奠定了基礎。

秦國的兼併政策不僅向東方進行,還曾一舉掃除北方重要勢力義渠,義渠原本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戰國時期逐漸發展成秦國北方最強大的部落,對秦國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當時義渠憑藉超高機動性的騎兵部隊多次入侵秦國境內,一直是秦國的心腹大患。

最初秦國對付這些遊牧民族靠的就是燒荒政策,因爲牧草都被焚燬,使得遊牧民族不敢靠近秦國邊境,等到秦惠文王主政時期,義渠內部發生叛亂,秦國找到機會率先出擊,以雷霆之勢掃平義渠混亂,逼迫義渠稱臣,將大量優質牧場收歸自己所有。

秦惠文王主政期間,拓寬疆土,壯大軍事實力,對外戰爭方面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立下赫赫戰功,此外秦惠文王善於選拔人才,重用張儀、司馬錯等人,做到用人不拘一格,種種措施保證了秦國在列強中脫穎而出,爲爭霸做好了萬全準備。

大批能人異士在秦惠文王時期出現,造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側面也能反映出秦惠文王駕馭賢臣的本領,有人說秦惠文王最大的錯誤是殺了商鞅,其實不然,商鞅之後,秦國的法制建設高度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但是商鞅的功績讓他在秦國國內威望極高,獨攬大權終歸被帝王所忌。

這也造成了他的悲劇下場,通過解決商鞅,秦惠文王重塑威信,平息貴族怨言,但是並沒有廢黜商鞅曾經的舉措,因爲他知道變法的重大意義,重用張儀更是他一生最大的亮點,多次將秦國在危機當中逆轉局勢,展現了王者之風。

而秦始皇對他也十分佩服,若無他鑄造的大秦之師,怎麼會有秦始皇后來的大一統呢?只是嬴駟過於狠毒些了。

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不知道這段歷史是否讓您有所觸動,以史爲鑑,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我們下期不見不散!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爲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