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頻陷租金貸糾紛 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

來源:北京商報網

在場景分期上屢次失算的晉商消費金融,再次遇到麻煩。近期,多名租客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在租房過程中被誘導貸款,中途遇到退租不退貸的情況,收到晉商消費金融的催款信息,才發現租房中介並未結清貸款,導致租客徵信陷入逾期狀態。有分析人士指出,租房分期是晉商消費金融近年來重要的場景產品,但風波也不斷出現,反映出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主要是沒有做好對合作平臺的風控,此外在具體業務的流程管控上也出現了紕漏。

房租變網貸

房租變網貸?莫名“被逾期”?近日,又一起長租公寓“租金貸”糾紛發酵,背後資金方晉商消費金融捲入其中。

多位租客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通過長租公寓“美麗屋”租房,以“押一付一”的條件被誘導辦理房租分期貸款。有租客中途被迫退租,但卻遇到退租不退貸的情況,時隔幾月收到晉商消費金融催款信息後才發現,徵信已處於逾期狀態。

南京租客王明(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於2019年11月通過美麗屋租房,簽訂了1年期合同,當時中介向他推薦“押一付一”的方式,選定後房租的交納需在一個名爲“慧選go”的公衆號上進行。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該公衆號運營主體爲北京慧美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美惠”)。

“當時我只知道他們是押一付一,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一年期貸款合同。” 王明介紹,事件發生於2020年3月,美麗屋方面突然違約收房,自己無奈“被退租”。辦理完退租手續後,慧美惠公衆號的支付頁面已無法進入,無法查詢剩餘貸款償還狀態,當時美麗屋曾承諾15個工作日解決貸款問題。但直到後來收到晉商消費金融的催款信息,才瞭解到美麗屋並未結清剩餘貸款,導致他徵信逾期。

原本待交納的房租變成了消費貸款,中途退租被承諾結清貸款但又莫名被逾期。與王明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包括成都、重慶等多地的租客,均向北京商報記者反映了同樣的問題。

針對此事件,北京商報記者向房屋中介美麗屋、貸款方晉商消費金融,以及支付中介慧美惠等多方進行了採訪。其中,慧美惠電話多次撥打無人接聽。針對貸款一事,美麗屋回應稱,每位申請房租分期借款的用戶,美麗屋均會提醒租戶詳細閱讀相關協議,由租戶權衡之後,自願選擇是否在租房時以分期方式借款支付房租。

另對退租不退貸一事,美麗屋指出,“絕大多數是由於租客未按合同約定繳清退租後的相關費用所致。對於部分租客提前退租後,按合同約定辦理了退租手續,繳納了違約金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我司與晉商消費金融之間因輪算程序繁雜出現了個別週期延遲、輪算失誤等情況。屬於此類情況的,我司將覈查自檢,儘快幫助個人解決問題,並積極與晉商金融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儘快解除貸款事宜”。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向晉商消費金融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進一步回應。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評價,此次糾紛事件的關鍵點在於退租過程中,貸款未同步結清。在他看來,如果是美麗屋未將退租餘款打給消費金融公司進行提前還款,那麼責任在中介方,如果款項已打給消費金融公司,那麼責任在消費金融公司方。但不管如何,消費金融公司和合作機構均應該積極協調溝通,爲租客解決問題。

流程管控出紕漏

所謂 “租金貸”,正常來說應是租客以房屋租賃合同爲依據向金融機構尋求貸款,進而支付房租。然而在此次事件中,王明等多名租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主要是租客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由美麗屋員工操作租客手機進行一些綁定流程。在貸款過程中,王明並未與晉商消費金融工作人員有過任何交涉,也未收到過相關貸款風險提示,直到逾期後收到晉商消費金融的催款信息,纔對貸款一事“後知後覺”。

此外,“被貸款”後,王明等租客自始至終未收到貸款,且未保留有貸款合同。王明提到,晉商消費金融下發的所有以租客名義的貸款,實則一次性給到了長租公寓美麗屋手中。

於百程指出,租房分期是晉商消費金融近幾年比較重要的一個場景產品,但風波也不斷。從此次美麗屋“租金貸”糾紛事件來看,主要是操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一是有租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貸款”,二是在租客退租過程中,貸款未同步結清。其中反映出來的晉商消費金融的問題,依然是沒有做好對B端即合作平臺的風控,或者在具體業務的流程管控上出現問題。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同樣稱,當前,一些租房中介機構爲了擴張市場,把租客和金融機構做了對接,形成了表面是租金關係其實是信貸關係的模式,甚至導致許多租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籤署了合同,這是一種利用信息不對稱的隱瞞行爲。作爲資金方,晉商消費金融在客戶身份覈實、客戶真實申請意願調查方面出現了紕漏。在她看來,晉商消費金融作爲持牌機構,應當直接受理客戶的申請,嚴格把關。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12月,監管下發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曾要求,禁止消費金融公司通過簽訂三方協議等方式與無放貸業務資質機構共同出資放貸。其次,禁止消費金融公司將授信審查、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外包。

針對如何對場景方機構進行風控,以及在租戶簽訂貸款合同時,是否有告知貸款風險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多次嘗試向晉商消費金融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進一步回應。

多次失算如何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晉商消費金融並非首次捲入“租金貸”糾紛。近年來,屢屢發生長租公寓“租金貸”風波,多次事件背後都現出了晉商消費金融的身影。僅2018年間,晉商消費金融就曾三次踩雷“租金貸”業務,一次踩雷汽車分期業務。

爲何晉商消費金融在場景分期上頻頻失算?晉商消費金融一高層人員曾公開坦露,公司屢次因“租金貸”被推上風口浪尖,主要是光考慮到了C端的風口,沒考慮到B端,且他們並沒有跟產品直接做對接。他坦言得到了教訓,如果消費金融要去做場景,一定離不開監管,不應該隔離開一些真實的第三方平臺。

“頻頻踩雷既可能影響機構壞賬,進而導致利潤降低,也可能影響機構品牌聲譽和市場影響力。”對於晉商消費金融場景分期屢屢遇挫,蘇筱芮指出,一是反映出該機構風控方面存在問題,包括事前審覈、合作流程制定等方面還需完善;二是近年來“租金貸”業務亂象頻出,不僅晉商消費金融,其他重點押寶“租金貸”業務的資金方同樣面臨較大風險,甚至已經爲出現的虧損結果無奈“買單”;三是類似“租金貸”這樣涉線下的消費貸款業務領域,目前仍然缺乏及時有效的頂層監管,目前消費者只能通過漫長的訴訟流程來解決。

糾紛頻現,機構該如何破局?蘇筱芮進一步稱,消費金融公司拓展場景分期,首先需加強C端用戶風控,在用戶身份覈驗及申請意願真實性方面加以覈實,其次需要加強合作機構的資質審覈,對流程模式予以深度把控;最後應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定期對產品、合作機構資質予以最新審覈評估。

於百程則認爲,近期銀保監會最新出臺的《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中,與合作方的相應條款也適用於消費金融公司。

比如在產品營銷過程,消費金融公司自身或通過合作機構向目標客戶推介互聯網貸款產品時,應當在醒目位置充分披露貸款主體、貸款條件、實際年利率、年化綜合資金成本、還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諮詢投訴渠道和違約責任等基本信息,保障客戶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此外,在合作方的准入上,消費金融公司應當按照合作機構資質和其承擔的職能相匹配的原則對合作機構進行准入前評估,確保合作機構與合作事項符合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於百程指出,在合作協議上,消費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收益和風險相匹配的原則,明確約定合作範圍、操作流程、各方權責、收益分配、風險分擔、客戶權益保護、數據保密、爭議解決、合作事項變更或終止的過渡安排、違約責任等內容,避免扯皮。北京商報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