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武帝知道大夥對東方朔的觀感,還跟這些人說:“別覺得人家如何如何,說實話你們還真都比不上他。負責人把這個事情報告給皇上,皇上把東方朔找來,問他:“大夥兒都規規矩矩等着,怎麼就你敢自己動手割肉,這事兒你得給我說清楚了。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中國,各行各業都要找一個祖師爺來拜拜,這個祖師爺有的是比較靠譜的,他就是幹這個的,比如木匠拜魯班,造酒的拜杜康,小偷拜時遷。有的就是因爲他跟這個行業的產生關係很大,比如唱戲的拜唐明皇,妓院拜管仲。還有的就有些個牽強附會了,比如做鞋的拜孫臏。今天說的這個說相聲的祖師爺,有點兒道理,也多少有些個附會,他就是西漢時期的傳奇人物東方朔。
東方朔的事蹟確實是記載在《史記·滑稽列傳》裏,他的一些做派也有些離經叛道。剛剛到長安求官的時候,他給漢武帝上書,用了三千個竹簡。負責的官員找了兩個壯漢才勉強搬得動,漢武帝看了兩個月纔看完。看完之後下詔,拜東方朔爲郎,就是辦事員,不過是在皇上身邊工作。皇上很喜歡東方朔,經常找他聊天,跟他聊完了,皇上就很高興,很開心,跟聽了相聲(我說的是能讓人樂的相聲)之後的感覺一樣。
另外,東方朔有一個小故事,《史記》並沒有記載,倒像是一個相聲小段。有一個方士,就是靠故弄玄虛混飯喫的人物,給漢武帝相面,說漢武帝一定會長壽。漢武帝問爲什麼?方士說:“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人中長一寸,就能壽活百歲。陛下您的人中就長一寸,您能夠活一百歲。”漢武帝自然是很高興,這時候一邊的東方朔哈哈大笑,把漢武帝笑愣了,問他:“愛卿你爲什麼發笑?”東方朔說:“陛下您別多心,我不是笑您,我笑的是彭祖。”漢武帝更納悶兒了,說得好好的礙得着彭祖什麼事兒了?東方朔給他解釋:“剛纔這位先生說人中長一寸,壽活百歲。彭祖爺壽高八百歲,他這個人中得長八寸,這是個驢啊。”
這個故事未必發生過,不過因爲東方朔的事情比較新奇,編故事的就愛把故事往他身上放,這一互相成就,東方朔就成了說相聲的祖師爺。
東方朔的故事,在史書當中記載的也確實是讓人覺得這個人是有點兒意思。因爲他說話好玩,皇上喜歡留他喫飯。喫完之後,有剩下的肉,東方朔都給它揣在懷裏帶走,衣服全都髒了,當然了,他這個身份的回家不用自己洗衣服,不過那也難看啊。皇上要是賜給他綢緞布帛,他也不找人來搬,自己就都扛走了。東方朔做的更令人側目的事情是,他喜歡女人,掙的錢都拿來找女人了。當然他不是到外面去找,是看上了就花錢娶回家裏來,但他又不是跟人家明媒正娶,跟這個女人一塊兒待一年,就把人家請出去,然後再找一個新的女人。反正就是花錢找來的,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包養關係,只不過現在領導幹部包養情婦是違法違紀行爲,在當時皇上不管這個,反正都是你自己出錢,沒貪污沒受賄,你願意怎麼幹就怎麼幹。不過他這個做法還是讓別人覺得實在是奇特,同事都稱呼他爲“狂人”。漢武帝知道大夥對東方朔的觀感,還跟這些人說:“別覺得人家如何如何,說實話你們還真都比不上他。”
有人直接就把大夥對他的看法跟東方朔說了,想看看他什麼反應。東方朔說:“古人避世隱居,都在深山老林裏。我不這樣,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又不好。其實只要想隱居,在那兒都行,朝廷裏也一樣,所以我就是避世於金馬門。”金馬門就是代指當時的政府大門,因爲當時政府的大門口都安一匹銅馬,所以就管它叫做金馬門。
東方朔還接着做他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一次皇上下旨,弄了一些牛肉給大夥分分。牛肉已經拿出來了,但是負責分肉的官員還要拿着皇上的詔旨來分肉。當時正是六月三伏,天氣炎熱,又沒有冰箱保鮮,時間長了,肉就壞了。據說杜甫就是因爲喫了變質的牛肉食物中毒死的。
但是畢竟沒有皇上的詔旨,不等負責人來不能亂動這些肉,動了就犯紀律,大夥都不敢。就東方朔敢,他拔劍割了肉就拿走了。負責人把這個事情報告給皇上,皇上把東方朔找來,問他:“大夥兒都規規矩矩等着,怎麼就你敢自己動手割肉,這事兒你得給我說清楚了。”東方朔當即跪下磕頭,說我錯了。漢武帝說:“那你說說,你錯哪兒了?”東方朔說:“我犯的錯誤很嚴重。沒等您的詔命就割肉,太無禮了;親自拔劍割肉,動作瀟灑,太豪邁了;割肉還不多割,就割一點兒,太廉潔了;割肉回家給老婆喫,對老婆充滿愛意,好男人啊!”漢武帝一聽,樂了:“你這是自我批評還是自我標榜呢?得了,既然你說你是個好男人,朕幫你一把,賜你一石酒,一百斤肉,回去給你老婆喫去吧。”沒事兒了,其他那些位這個窩火啊,合着我們遵守紀律,最後拿回家一堆臭肉,活該倒黴,這小子不經允許就擅自行動,還有理了。沒轍,人家表現得讓皇上愛看。
大夥多少對東方朔有點兒不服氣,有人就跟他說:“您說您學富五車,本事很大,但是也沒看您怎麼表現,光跟肉和女人較勁了。您看蘇秦張儀,都做到了相國的位置,有大作爲,百世流芳。您總說您不含糊,您現在無非就是個一般幹部,您拿什麼跟人家比呢?”這就是誠心想要東方朔的難看。
東方朔是什麼人,說相聲的祖宗能讓他們難住?東方朔立刻說:“時代不同了,此一時,彼一時。蘇秦張儀的時代,天下大亂,列國紛爭,紛紛招賢納士,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他們有舞臺,才能封侯拜相。現在是什麼年頭?聖天子在位,天下承平日久,一片安定,並不需要你爭我奪,即便是蘇秦張儀生在現在這個年頭兒,可能連一個書記員都當不了,還想着到皇上身邊工作,做夢呢!現在的讀書人,要做的是修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養,一旦有自己發揮作用的機會,你纔有可能把握住。即便沒有機會,也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層次和品格,但並不一定以封侯拜相爲目標,這有什麼問題嗎?”這番話說出來,大家都啞巴了。
由此看來,東方朔並不是一個渾渾噩噩,靠說笑話混口飯喫,混喫等死的人。他說蘇秦張儀生在這個時代也無從發揮,這話沒錯。時勢造英雄,蘇秦張儀,包括韓信都是隻能在亂世當中才能縱橫捭闔,用兵如神。放到大一統的年代,沒有列國紛爭,要舌辯之士幹什麼?不打仗要韓信有什麼用,就是個活廢物。而且我敢肯定,太平年間也不是沒有韓信,不是沒有蘇秦張儀,只不過他們都只能碌碌無爲走完一生,甚至過得還不如平常人,因爲他們缺少在太平年間謀生的手段,但是沒辦法,生錯了時代。
但是東方朔的作爲卻不是像他說的一樣,他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否則他不會一來就給漢武帝上三千個竹簡。他上這麼多竹簡的目的,也是爲了實現自己經世濟民的理想。他也是一個儒家,想要做一個治國能臣,希望通過幫助君主治國理政,實現自己的追求,這一點上,他和上一段說的公孫弘是一樣的。
但是他也跟公孫弘一樣,很快失望了,原因是一樣的,漢武帝不是一個願意聽別人意見的人,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理這個國家,別人只做他的奴才,去執行就行了。從這一點上來說,東方朔也是生錯了時代,他要是生在漢文帝、或者後面的唐太宗、宋仁宗的時代,他可能還能有一番作爲。但是在漢武帝的時代,漢武帝給他官做,只是因爲他說話好玩,能讓皇上消遣,僅此而已。無獨有偶,因爲鐵三角的電視劇而在老百姓當中享有盛名的紀曉嵐,其實在乾隆朝只是一個四庫全書的總編修,另外就是乾隆覺得他說話辦事好玩,帶在身邊開心解悶兒。有一回紀曉嵐也想試着進諫一回,當時就惹得乾隆勃然大怒,告訴紀曉嵐,我對你就是“以倡優蓄之”,我就當你是個戲子,拿你找把樂就完了,你別那麼多廢話,嚇得紀曉嵐再也不敢說話。
不過東方朔還是比紀曉嵐強多了,漢武帝的肚量還是比乾隆要大,不愛聽倒也不當場反駁,只不過不理會也就是了。如果東方朔給乾隆上那麼多奏章,估計乾隆爺心情不好就能殺了他,他爸爸就幹過這事兒。幾個進宮唱戲的演員,就因爲問了一句現在常州知府是誰,就讓雍正爺給殺了,雍正的意思是這些賤種不配問國家的事情。
即便如此,東方朔還是不開心,但他跟公孫弘失望之後的選擇不一樣。公孫弘選擇變身爲皇上的奴才,一舉一動按皇上的意思辦事,用小人嘴臉掩蓋自己的雄心壯志。東方朔選擇遊戲人生,放浪形骸,遠離朝政大事,徹底變成一個邊緣人。相比之下,我覺得東方朔的選擇比公孫弘還是要高尚一點兒。
他這個心態在他死的時候又體現出來,臨終時他又給漢武帝上表,勸漢武帝遠離奸佞小人,不要聽信讒言。說的一本正經,漢武帝感到很奇怪:“這是東方朔說出來的話嗎?”時間不長,他就得到了東方朔的死訊。生命即將結束的東方朔終於不用再掩蓋自己,又做了一回自己想做的人,雖然也同樣沒什麼用,但這個就不是他考慮的了。
《史記》還記載了東方朔一件奇異的事情,漢武帝的建章宮出了一隻怪獸,漢武帝看見了,就把大臣們都招來,讓大夥看,大夥都不認識。東方朔說:“我認識,但您得讓我喫頓好的。”漢武帝說:“這有什麼?可以。”然後他又說:“我看上了一塊田地還有魚池,您得把它賞給我。”漢武帝說:“可以,還有什麼要求一塊兒說。”東方朔說:“沒了,我告訴您,這玩意叫做騶牙,它出現,說明馬上就要有遠方的人來投奔咱們。”一年以後,果然有匈奴渾邪王帶着十萬部衆來投降漢朝。漢武帝很高興,又賞給東方朔很多錢。這個事情是巧合還是什麼,見仁見智吧。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