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匈奴人知道疏勒城守軍糧草已經所剩無幾,於是派出使者想要勸降耿恭,並且開出“封爲白屋王,妻以女子”的優厚條件。在抗住了匈奴人的幾波進攻後,耿恭決定放棄金蒲城,轉而守衛南面的疏勒城。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遠處,一向寧靜的烽火臺突然點起了狼煙。隨着馬蹄的陣陣轟隆聲,北匈奴的騎兵如同潮水一般黑壓壓地襲來。
自從公元前60年漢宣帝劉病已設置西域都護府後,西域就牢牢把控在漢朝手中,直至王莽篡漢,國內動盪,西域便落入北匈奴之手,時間長達50年之久。
公元73年,東漢皇帝劉莊令竇固率兵北征匈奴,重新奪回了西域。公元74年,劉莊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然而失去西域的北匈奴卻不甘心,北單于祕密集結了2萬精銳騎兵,向駐守在西域的漢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公元75年,就在漢朝重新確立對西域統治的第二年,匈奴騎兵突然出現在吐魯番盆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西漢的屬國車師發動了進攻。
《後漢書》記載:“北單于遣左鹿蠡王二萬騎擊車師。”
匈奴人迅速攻下了車師的一座城池,並且向金蒲城浩浩蕩蕩的殺去。
而此刻駐紮在金蒲城的,正是漢朝將軍——耿恭。
耿恭出身將門,他深知無法於野外同匈奴騎兵正面作戰。在抗住了匈奴人的幾波進攻後,耿恭決定放棄金蒲城,轉而守衛南面的疏勒城。
疏勒城
疏勒城地勢險要,城外有水源流入城內,可以長時間固守,並且還有柳中城以及車師國的高昌城可以協同防守。而金蒲城四面空空,既無水源也無援軍,一旦被包圍將再無生還的可能。
匈奴人得知耿恭已經向疏勒城轉移,立刻向南追殺而去。黑壓壓一片的匈奴人朝城池襲來,連城池都能感受到顫動。
然而耿恭並不着急,他令守城的漢軍拿出了對付匈奴人的神器——強弩。
明朝趙士楨在《神器譜》中指出:“我中國之御夷虜,專以長兵取勝。”而強弩就是漢朝專門開發出的對付匈奴人的長兵。李陵曾經面對匈奴人的重圍,但是憑藉強弩,匈奴人“應弦而倒”,而漢軍則“殺數千人”。
疏勒城頓時箭如雨下,匈奴人應弦倒地。左鹿蠡王見攻勢受挫,便收兵紮營。
夜間,耿恭臨時招募了一千人突襲匈奴大營。匈奴人怎麼也想不到人數上處於劣勢的漢軍竟然還敢偷襲!一時間,匈奴軍營火光沖天,慘叫連連。
北匈奴單于得知戰事喫緊,於是向西域增兵,將疏勒城團團圍住,並且切斷了疏勒城賴以生存的水源。沒了水源,不出3天漢軍必敗。當時人們已經知道了地下水的存在,於是耿恭命令士卒挖地下水。可士卒連續挖了2天,已經挖了十五丈(相當於50米),仍舊沒有地下水的跡象。缺水的焦慮開始在軍中散佈,耿恭不得已只好跪地祈求蒼天保佑大漢。
說來也怪,這耿恭剛剛祈求完蒼天,井裏就冒出了地下水,看來蒼天是真的保佑大漢。
疏勒城城久攻不下,匈奴人轉而進攻高昌城。高昌城是車師國的城池,此前車師戰敗,國王被殺,本來就人心惶惶。這次車師人在看到匈奴的軍隊,嚇得直接舉手投降,並且倒戈攻擊與疏勒城互爲犄角的柳中城。
柳中城的漢軍奮起抵抗,寧死不降,最後在重圍下因爲缺水而淪陷。整個西域,只剩下一個小小的疏勒城還牢牢控制在漢軍手裏。
疏勒城中原本就沒有多少漢軍,匈奴人的圍困耗盡了城中的糧草。原先疏勒守軍還有一千多人,後來只剩下幾百人,到了最後整個疏勒城只剩下26名漢軍。
匈奴人知道疏勒城守軍糧草已經所剩無幾,於是派出使者想要勸降耿恭,並且開出“封爲白屋王,妻以女子”的優厚條件。
而耿恭得知後卻回道:“漢人不知何爲投降?”然後殺掉使者,於城牆之上將屍體焚燒。匈奴人以爲城中尚有糧草,便不再攻城。
公元76年,在堅守了整整9個月後,漢朝終於向西域派出了援軍。漢軍分出2000人前去疏勒城,當時誰也不知道耿恭是否還活着。等到他們抵達疏勒城後,才發現漢旗依舊在空中飄蕩。而當他們看到那26名漢軍時,幾乎人人都形如枯槁。
等回到漢朝玉門關時,又有13人病死在回鄉的路上。當前在疏勒城與匈奴人浴血奮戰的漢軍,如今只剩下13人,史稱“十三將士歸玉門”。
公元78年,也就是十三將士歸玉門的2年後,大將班超率兵重返西域。3年後,北匈奴被漢軍與西域諸國的聯軍擊敗,西域再次重歸漢朝。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