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哪吒之魔童降世》:兒童電影中的“遊戲精神”

近年來,國產兒童電影愈加成熟。從《捉妖記》《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再到去年的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創作理念與藝術特色上,國產兒童電影走出一條根植於中國文化傳統又符合當代審美的道路,與此同時,作爲兒童電影基礎性特徵的“遊戲精神”也滲透其中,成爲廣受觀衆歡迎的重要因素。

兒童與遊戲有着天然的聯繫。喜歡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兒童也會在遊戲中獲得成長。而“遊戲精神”作爲一個被經常引用的術語,其內涵豐富。簡言之,主要指以快樂、自由爲主要特徵,強調以兒童爲主體,尊重兒童天性的一種理念,是溝通兒童影片與兒童受衆的主要橋樑。“遊戲精神”作爲兒童影片的精神內核,一方面滿足了兒童的心理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實現了兒童影片獨特的審美效果。娛樂和遊戲是兒童影片自身的重要屬性,具有“遊戲精神”的兒童影片不斷湧現,是人們對兒童心理認識不斷加深的最好證明。兒童影片的受衆主要是兒童,但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不平衡性等特徵要求兒童影片的表達方式也要與衆不同,因此,用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方式呈現電影情節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首先,兒童影片中“遊戲精神”的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其一,在兒童影片的情節設計上,影片多以歷險故事爲主要敘事框架,重點表現主人公曆經千辛萬苦之後的成長。這種歷險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強烈的奇幻色彩與浪漫主義精神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的目光。例如,在 《捉妖記》中,小妖王“胡巴”通過一系列生死歷練獲得成長,最終在消滅一衆敵人後成爲新一代妖王;又如,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中,大聖的法力被封印,面對危難之際的小和尚只能憑藉肉身凡胎與妖怪對抗,最終衝破封印消滅對手併成功救下小和尚,同時大聖失去的法力也得以恢復。其二,兒童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多具有搞怪、淘氣、頑皮的性格,這符合孩子的性格特點。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由過去“削肉還母”的嚴肅形象重塑爲調皮的頑童形象,自我、任性、渴望陪伴卻也助人、奉獻、勇敢無畏,受到了廣大青少年觀衆的喜愛。

其次,兒童影片中的“遊戲精神”具有重要的價值功能,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是巨大的。一方面“遊戲精神”可以拉近設計者與受衆的距離,實現“寓教於樂”的目的;另一方面,“遊戲精神”可以誘發兒童觀衆的審美意識。遊戲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遊戲,兒童可以滿足自己的天性,從遊戲中獲得快樂,實現自身的個性解放。兒童影片正是在綜合考慮多種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將“遊戲精神”作爲自己的精神核心。荒誕、離奇的情節,調皮、搞怪的人物形象,詼諧、風趣的語言等,都是“遊戲精神”的體現。因爲兒童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的限制,使得電影以兒童所熟悉的遊戲作爲切入點,更加貼近兒童的生活,便於接受。兒童影片的創作者以“遊戲精神”把握兒童的接受心理,也可以打破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界限,這是兒童影片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幾組人物的關係顛覆了經典的《哪吒鬧海》中的設置,哪吒與龍太子由敵對關係被重構爲更符合兒童心理的會鬧彆扭的朋友關係;哪吒與師傅太乙真人由上下等級關係也被重構爲亦師亦友的關係;以及設置哪吒與同村兒童的玩伴關係等,都旨在發揮一種“遊戲精神”,讓兒童和成人觀衆都可以參與到無責任的遊戲快樂中。相對於枯燥的說教來講,用遊戲的情節更能吸引小觀衆,再慢慢將思想性寓於影片的內容之中,實現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觀衆的目的。

“遊戲精神”是兒童電影創作的重要取向,放眼國外兒童電影的創作,《魔女宅急便》《飛屋環遊記》《瘋狂原始人》等也明顯地體現出這一特徵,它讓藝術迴歸快樂本位的原則,讓兒童獲得來自銀幕觀感的愉悅,也讓成人暫時忘卻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實現藝術對人的撫慰作用,也由此看出,“遊戲”並非兒童的專屬,內蘊“遊戲精神”的兒童電影也可以兼顧成人的需要。事實上,國產影片趨向於“閤家歡”的藝術特色正是對此理念的最好寫照。(作者:彭楚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