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是中國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當時全國的形勢比較複雜,漢獻帝雖名爲東漢皇帝,但實際上國家已經被曹操、劉備、孫權切分成三個部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如果從人才更替的角度看,魏蜀吳三國在220年都遭受了重大損失,尤其以魏、蜀兩國損失最爲嚴重。
魏國落幕的人才:
220年,魏國去世的人才有曹操、夏侯惇、程昱等人。
曹操病逝:

曹操無疑是三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帝王之一。三國時期雖然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但平心而論,綜合各方面表現,尤其是能力素質方面,曹操應該能派到第一名。常與之相提並論的劉備和孫權,從個人能力方面都照比曹操稍遜一籌。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古往今來在這四個方面都表現出色的帝王將相真不多。政治方面。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始終掌握着政治上的主動權,總是壓着其他割據勢力一籌,包括劉備和孫權。軍事方面。曹操一生征戰無數,甚至直到臨去世時,仍舊在指揮戰爭。他以一人之力舉兵起事,打敗了呂布、袁紹、張繡、馬超、韓遂等衆多軍閥勢力,並遠征烏桓,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用兵極其靈活,治軍極其嚴整,特別是識人用人能力更是一流,所以曹操一生軍事成就巨大。文學方面。曹操的詩歌散文造詣極高,非常善於藉助詩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詩歌的氣魄雄偉,讀來令人感嘆!書法方面。據史載曹操書法造詣也很高,《唐人書評》稱:“操書如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曹操常與書法家鍾繇、梁鵠、邯鄲淳、韋誕、孫子荊等人切磋書藝。可惜的是,曹操傳世的書法作品極少,所以他這方面的才能只能從側面證明。曹操的去世,無疑是曹魏勢力的最大損失,還好他的兒子能力不弱,撐起了他留下的事業。
大將夏侯惇去世: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名氣很大的一員大將,從曹操一起兵開始,夏侯惇就追隨曹操征戰四方。曹操逐漸有了自己的地盤後,夏侯惇多次爲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歷史上傳言,曹操疑心極重,常恐身邊人可能會害他性命,但對夏侯惇卻格外禮遇。夏侯惇是極少數可以不經通傳就可自由進入曹操臥室的人。220年,曹操在一月份病故後,沒多久到了四月時,夏侯惇也病逝了,曹丕賜其諡號爲忠侯,後來還給予其配享太祖(曹操)廟庭的殊榮。
智囊程昱去世:

程昱是曹操手下幾位大謀士之一,陳壽評價曹操手下的幾大謀士時,是這樣說的,“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可見,至少在陳壽眼中,程昱是曹操手下五大謀士之首,並誇讚其爲奇才。程昱的缺點是性情剛戾,與人交往常得罪人,因此曾有人向曹操誣告程昱謀反,曹操卻根本不信,反對他更加厚待。220年,曹丕晉封80歲的程昱爲安鄉侯,不久後,又要晉封其爲三公時,程昱卻病逝,曹丕爲之流涕,追贈其爲車騎將軍,後來也得到從祀於曹操廟庭的殊榮。
蜀國落幕的人才:
220年是蜀漢非常悲催的一年,這一年蜀漢不僅丟了戰略要地荊州,還折了大將關羽、黃忠,以及第一謀士法正。
劉備臂膀關羽逝世:

關羽在三國時代絕對是一流名將,也是既有文韜又有武略的一流人才,更是劉備最爲倚重的鐵桿兄弟,可惜這一年關羽卻被東吳打敗,並被殺死。關羽一生的事蹟廣爲人知,戰績輝煌,但荊州的丟失和關羽的被殺也成爲蜀國戰略發展的最大轉折點。這個變故直接導致蜀吳聯盟破裂,導致蜀國的夷陵之敗和劉備的病逝,這使得蜀國的力量直接被削減將近一半,爲後面蜀國的發展製造了巨大的困難,也直接搞砸了諸葛亮出茅廬時設定的“隆中對”策略。
五虎大將之一的黃忠病逝:

黃忠是蜀國重要的大將,歸降劉備後,成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在劉備奪取益州時,黃忠與卓膺率兵自葭萌向劉璋進兵。在戰鬥中,黃忠勇冠三軍,一路打到涪城,後隨劉備攻下綿竹,收降李嚴、費詩等人,拿下成都後,劉備封黃忠爲討虜將軍。黃忠最輝煌的戰績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定軍山斬殺了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幫助劉備取得了漢中。劉備稱漢中王后,黃忠被任命爲後將軍,加封關內侯。可惜,第二年黃忠便不幸病逝。黃忠、關羽的去世,無疑使劉備剛有起色的事業遭受巨大的損失。
蜀漢第一謀臣法正去世:

法正是劉備帳下後期的重要謀臣之一,劉備能夠拿下益州,法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劉備佔據益州後,法正被任命爲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期間,法正與軍師將軍諸葛亮、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五人一起制定了《蜀科》,有力的穩定了蜀漢的新局面。法正的另一個比較大的功績,就是幫助劉備用計拿下了漢中,使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峯,當時劉備的勢力包括荊州大部分地區,以及益州、漢中,幾乎可以匹敵曹操。只可惜,法正在拿下漢中後的第二年便病逝了,享年只有45歲。法正的死令劉備非常悲傷,追諡其爲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陳壽盛讚法正善用奇謀,才識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先住傳》說:諸葛亮爲股肱,法正爲謀主。法正比諸葛亮年長5歲,二人脾氣秉性雖有不同,但都能以公事大義爲重,二人配合也比較和諧,當時諸葛亮主要負責後方的政務,保障錢糧供給,法正則常隨軍出征,負責籌劃軍事行動。劉備夷陵之敗後,諸葛亮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法正的去世,對劉備的影響是多麼巨大!
東吳損失的人才:
220年對東吳來說,也是一個人才損失比較大的年份,這一年東吳名將呂蒙、甘寧、蔣欽等去世。
大都督呂蒙去世:

呂蒙當時在東吳的地位是極高的,屬於孫權特別倚重的軍事統帥。周瑜和魯肅去世後,呂蒙便成爲東吳重要的軍事統帥,被孫權封爲左護軍、虎威將軍、大都督。呂蒙參與東吳大小戰事多起,與魏蜀均有交戰,特別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攻取荊州,殺掉了關羽,爲東吳立下大功。可惜,第二年,42歲的呂蒙便因疾病發作去世。具體是什麼疾病,並沒有記載,有後人猜測,一種可能是染上瘟疫而死,另一種可能是常年征戰導致積勞成疾而死。
甘寧、蔣欽之死:
甘寧是東吳名將,西陵太守,折衝將軍。歸順孫權後,甘寧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立下赫赫戰功。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爲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爲“江表之虎臣”,也在220年病逝。蔣欽也是東吳名將,被封爲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來官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被陳壽盛讚爲“江表之虎臣”。討伐關羽,處理完善後,蔣欽回軍途中病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