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即便衛青甚至衛家,並沒有想要謀反的苗頭,但是對於漢武帝來說,衛氏家族已經觸碰了他的禁忌。這也證明了,漢武帝對衛青和衛氏家族是早就下定決心要拔除的了。

衆所周知,衛青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將才。他有着極爲傑出的軍事才能,在數次征戰匈奴的戰爭中,屢建奇功,戰功顯赫,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和器重。

此後,衛青一度官至大司馬大將軍,衛氏家族更是漢朝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縱然衛青權傾朝野,卻依然保持謙恭和善,從不以軍功自傲。但即便如此,衛青最終還是免不了個人下場悽慘,甚至是慘遭滅族之禍,這又是爲何呢?
西漢名將,家族繁盛
衛青出生低微,母親衛媼是平陽侯上的一名女奴,其父鄭季是一名縣吏,曾在在平陽侯曹壽辦事時,與衛媼私通生下了衛青。
但由於沒有名分,衛青從小在平陽侯府上長大,長大後成爲了平陽侯家的騎奴隸。後經騎友公孫敖的引薦下,到了宮中當差。
漢武帝啓用衛青的原因也很簡單:衛青有才幹謀略,且出身低微,勇於進取。這樣的人更適合用來主動進攻敵人,這正是漢武帝所渴求的,因爲漢武帝想要的就是敢於主動向匈奴進攻的將領。
再者,衛青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所以他是漢武帝的姐夫。而且漢武帝的皇后還是他的姐姐衛子夫,如此關係,可謂是十分親密的。

事實證明,衛青確實是不負所望的。在與匈奴作戰的過程中,他捨生忘死,且善出奇兵,立下了許多奇功。
與此同時,衛青在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甚至在朝中,滿朝的文武也對其唯唯諾諾。衛青在朝中的勢力形成之後,漢武帝自然對其感到了不安。
衛青還是太子劉據的親舅舅,太子性格上敦厚,漢武帝恐怕太子難以駕馭衛青。所以爲了漢室江山的長遠考慮,漢武帝開始重用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但是霍去病對於衛青勢力遏制作用並不大,在霍去病死後,衛青在軍中更是一人獨大。漢武帝日夜憂心衛青在軍中樹大根深,漢室的江山難保。
但衛青對於江山並沒有爲野心,他也深知漢武帝對自己忌諱如深。因此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一死來換得衛氏一族的保全。

一直希望自己早死的衛青確實死在了漢武帝前面。但漢武帝卻並沒有因爲其早死而放過衛家。反而是通過“巫蠱之禍”,將太子勢力與衛氏勢力,一同連根拔起。這也證明了,漢武帝對衛青和衛氏家族是早就下定決心要拔除的了。
衛青與漢武帝關係的轉變
從漢武帝與衛青關係的轉變中可見漢武帝的態度。
在漠南之戰結束後,漢武帝雖然在軍中拜衛青爲大將軍,充分肯定了衛青的軍事才能和他在抗擊匈奴中所做的貢獻。但與此同時,漢武帝跟衛青的關係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因爲衛青不僅是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外,更是當朝皇后的弟弟,太子的舅舅。如此三重關係,不難讓漢武帝對衛青的感覺發生變化。
衆所周知,漢武帝是一個極端獨裁的帝王,同時也是一個精通帝王之術的人。在他啓用並重用衛青之後,當發現衛青有了威脅感的時候,他便對衛青有了戒備之心。

於是在衛青當了大將軍的第二年時,漢武帝便啓用了一個新的軍事統帥--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爲了利用霍去病來牽制衛青,漢武帝的傾斜態度是十分明顯的。
最爲明顯的是,元狩二年,霍去病曾一年三次出征攻打匈奴,立下不少的奇功,而衛青卻是整整一年都沒有出征。
也就是說在霍去病大放光芒、備受誇讚的時候,衛青正在經歷着極大的考驗。衛青的被冷落跟沉寂,不僅僅是漢武帝一手安排的,也是衛青自己的順勢而爲。
霍去病地位的提高意味着衛青一人獨大的局面結束,同時也是意味着衛青面對漢武帝對自己的刻意壓制而採取的態度。
元狩四年,衛青和霍去病同時被受封爲大司馬,但霍去病在當了兩年大司馬後,就死了。這也就意味着,在軍中已經沒有更好的將領了。

但即便如此,在元狩六年以後,漢武帝卻再也沒有派衛青出征。甚至在此後的這十幾年間,衛青的三個兒子相繼失去侯爵。如此待遇,不難看出漢武帝對於衛青的態度有多麼決絕了。
試圖改變“外戚干政”的傳統
漢武帝之所以對衛青前後態度轉變這麼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便在於漢朝的外戚干政傳統。
從漢朝建國開始,便與外戚密不可分。呂后一家是劉邦平定天下重要力量,因此呂氏在漢初的勢力可謂是權傾朝野,無人可擋,甚至差點顛覆了劉漢江山。
而漢武帝劉徹自小更是深受着祖母竇太后的影響,對外戚十分深惡痛絕。漢武帝登基的初期,由其祖母竇太后把持朝政,漢武帝是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將朝政大權收回。
外戚干政的例子赫赫在目,而如今有衛氏如此龐大的外戚集團,衛青又立下了不世之功,並牢牢掌控軍權。

這無疑是深威脅到了漢武帝的專制權力,作爲一個對權力有着非常強大欲望的皇帝,自然是希望朝中的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無法允許有任何的人來影響他的獨裁,而彼時的衛氏家族卻已經威脅到了他。
因此即便衛青甚至衛家,並沒有想要謀反的苗頭,但是對於漢武帝來說,衛氏家族已經觸碰了他的禁忌。拔除衛家,就是爲了不讓帝王權力受到威脅。
“巫蠱之禍”
專權了近半個世紀的衛氏外戚,家族勢大,自然不可能是因爲漢武帝的忌諱就被輕易拔除。衛家最終是因“巫蠱之禍”而被撥除的。
在衛青死後,按照世襲制,衛伉繼承了爵位。但衛伉的能力平平,無法自保,更不提整個諾大的衛家。衛家被捲入了巫蠱事件後,無法自救,所以慘遭殺身之禍。
漢武帝年老時,許多巫蠱之術的方士聚集於長安,這對於晚年迷信的漢武帝來說,無疑是有着諸多猜疑的——他生怕有人用這種邪術來害自己。

漢武帝對巫蠱之事的在意就被奸人利用了。而後朱世安在獄中上書了公孫敬聲與公主私通,並且埋藏木頭人,用巫蠱之術來詛咒漢武帝。
因此,公孫家被滿門抄斬,就連衛青的兒子衛伉也因牽涉此事而被殺。再後來,巫蠱之亂導致了太子自縊,皇后衛子夫以死明志,從此,衛家衰落。
不過漢武帝也只是殺了衛青的長子衛伉,其他的兩個兒子並沒有被殺。縱使如此,一場巫蠱之禍涉及人數多達幾萬人。專權近半個世紀的衛家也從此被留在歷史的過往之中。
小結
漢武帝爲防外戚專權,爲保漢室江山,可以捨棄任何一個人,包括了衛青這樣的爲家國效命的戰神,也包括了自己的兒子劉據。因爲他身上流着的是高祖劉邦的血,一個可以借呂后之手殺死功臣韓信的。帝王權術便是如此狠辣決絕。

而衛氏一族,有着千秋的功耀,也有着悲慘的命運。無論是衛青還是霍去病,他們都是數千年曆史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將領,他們的存在是西漢之幸;他們之亡,是西漢之殤。因爲在衛青、霍去病死後,西漢再無往日之耀眼戰績。
參考資料:《事林廣記後篇》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