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南“非遺”星子燈,600年古法制作5代人傳承,始創株洲這個村

"星子燈"是流傳於湖南省醴陵市境內的一種由硝和硫磺等製作而成的煙花,點燃後,火星四射,加上幾個有力氣小夥同時在空中揮舞,夜晚,金黃色火花劃破夜空,形成一道道優美曲線,有如天上繁星,故當地人取名爲"星子燈"。直白點說,星子燈不是燈,而是民間流傳至今自制出來的用來表演的一種奇特煙花。

醴陵是湖南株洲代管市,位於湖南東部。大多數人熟知醴陵,是這裏的陶瓷和花炮非常有名。花炮是煙花、鞭炮的統稱,花炮成爲醴陵傳統產業,至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正是醴陵"星子燈"的出現,對當地炮竹生產起到了顛覆性作用,纔有了今天的“花炮之城”美譽。如今,“星子燈”已演變爲一種傳統藝術,由此,近年被列入株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煙花好看製作難,還存在一定危險性。流傳至今的"星子燈"傳統手藝,始創於醴陵田心村,時間追溯到明永樂年間。如果算具體時間,明永樂年間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號(1403年-1424年),到現在約有600年左右。圖爲第四代及第五代“星子燈”傳承人與當地村民演員上場演出前合影。

爲追溯湖南非物質文化傳承,挖掘背後故事,年前,曾和數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一起尋訪到“星子燈”田心村,見證了五代傳承人對600多年古老技藝的堅守與傳承。圖爲田心村村委會,而我們的走訪,也從這裏開始。村委會在村頭,一面五星紅旗遠遠告訴我們,這座大樓就是村委會。

在村委會一側馬路對面,一座2層小樓中間有處舞臺,這裏則是村子專門爲“星子燈”表演搭建的舞臺。

此行帶領我們深入走訪的,是村裏一位年近40歲現任田心村黨支部書記的張輝,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第五代“星子燈”傳承人。第一代傳承人名爲李秀南,男,生於清同治十年的1871年,卒於1952年,活了81歲。在當時來說,已算高壽老人。

目前,星子燈的第四代傳承人傅培清老人還健在,他生於民國14年的1925年,如今已95歲高齡。傅培清老人成爲第四代傳承人後,幾乎把畢生精力都花在了星子燈的傳承上,培養出很多徒弟。別看老人今年已95歲,讓人驚訝的是,老人和年輕人走在一起,步履輕盈,有時年輕人攆不上,讓人很難相信他的實際年齡。

和老爺子一起喫飯發現,他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還能喝酒,喫好幾塊紅燒肉,喫兩碗飯。問起他身體爲何這麼好,老人家笑稱,這是他一生舞“星子燈”功夫練出來的。表演星子燈需要身強力壯人才能高高舉起粗大的“木耙”,而且還要按照舞蹈要求和故事在空中舞動出各種造型來,沒有力氣的根本無法勝任長達近1個小時的大運動量。老爺子說,他至今每天堅持早晚練功,帶徒弟,還上場表演。

一個流傳了600多年的"星子燈",到底有着怎樣的前世今生?於外地遊客,是好奇的。看着身邊95歲老人,第一直覺是練這個的,都身體好,長壽。帶着疑問,身爲第五代傳承人的張輝書記,帶我們走進了位於村委會中的星子燈展覽館,他和傅培清老人一起擔當了此行講解員。

"星子燈"最早出現在明永樂年間,傳說是當地村民爲驅除瘟疫而發明的。當時瘟疫氾濫,村民飽受之苦,略懂醫術的明朝軍師劉伯溫突發奇想,嘗試將硝磺和樹皮混雜在一起放在房屋內的廚房、廁所、豬欄等角落用火點燃進行消毒祛瘟,發現有效,之後被當地民衆效仿。

流傳數百年的星子燈土法制作,耗時耗力,而且像製作火藥,有一定危險,近年一度瀕臨滅絕。後來,經數代傳承人不斷融入現代原料和技術加以改良,近年,才重被挖掘。如今的星子燈製作技藝,主要分爲制硝、炒硝、提牌、混合、研磨、製成捻子六大步驟。

不過,現在的星子燈製作,依舊延續了“將百年老轉敲碎,在清水中浸泡3-7天,再將混合溶液煮沸將其靜置一夜,待其凝結成晶體,形成硝酸鉀”的步驟。

張輝書記介紹說,如今的星子燈具有燃點低,溫度低,燃放安全特點,已放心使用。不過能夠靈活把控其中的火候,纔是製作工藝的精髓所在,其中製作人的經驗很重要,不是誰都可以製作出來的。

圖爲展館內陳列的過去製作星子燈時的老器具。如今的星子燈,已不僅僅是製作出一種“燈”,它的魅力,則是藝術表演形式。在民間活動中,老一輩傳承人已將星子燈編排出"滿江紅"和"天下太平"等舞蹈曲目。

爲親歷這場表演,村委會還特別爲我們一行進行了傍晚的專場表演。夜幕來臨,田心村的小夥子們喫過晚飯,從四面八方趕來,化好妝,於7點準時開場。

他們白天干自己的工作,晚上搖身一變,成了演員。小夥子們說,演出不是天天有,只有村裏有重大活動或有來訪客人,或遇重大節慶日,他們纔會來,這功夫,也是練了好長時間才練出來的。

夜幕降臨,這是見證星子燈最璀璨的一刻。天地爲幕,音樂高聲響起,小夥子們每人手持“木耙”,隨着劇情需要不斷變換隊形,之後同時點燃手中熊熊“火把”,最後,星子燈如火舌一般變換出"天下太平"四個大字,稍一眨眼,就會錯過精彩一瞬,場面激動人心。演出約30分鐘,後臺發現小夥子們個個累得氣喘吁吁。

非遺項目“星子燈”表演如今已名聲在外,2018年,中央電視臺體驗類節目曾邀請主持人阿丘、歌手霍尊和外國嘉賓阿琳娜三人和他們的製作團隊專程來到田心村,拍攝了他們3位明星人物關於星子燈的體驗製作和表演過程,在CCTV4播出,長達53分鐘。

“星子燈”表演時,有時火花舞動如龍,因此又被稱爲中國目前獨一無二的“龍舞”,也是中國最古老的火龍舞之一。“星子燈”的魅力,在於它是羣衆自發創作,熔鑄了村民生活,展現的是民間藝術,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價值。古老“非遺”亟待拯救和挖掘,而重被搬入民間舞臺的“星子燈”,讓我們對瀕臨消失的老手藝,看到了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