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曹丕意欲立郭女王爲皇后,故而不得不賜死甄姬。而賜死甄姬後僅僅一年,曹丕便正式立郭女王爲皇后,史稱文德郭皇后。

古語有云:江南有二喬 河北甄宓俏。甄宓,又稱甄姬、甄洛,雖在史書中並無此人,但學界一般認爲指的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氏,死後被其子魏明帝曹叡追諡爲文昭甄皇后。以下是關於甄姬的大致情況:


根據《三國志》所記載,甄姬是中山無極人,即今天的河北石家莊無極縣人。她的祖上均做過兩千石的官職。故而,甄氏家族可以說也是東漢時期的一個世家大族。

甄姬生於漢靈帝光和五年(182年)十二月,死於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六月,共享年40歲。而甄姬之所以在40歲就離開人世,原因很簡單,那便是被她的丈夫曹丕賜死。


那麼,原本夫妻一場的曹丕和甄姬之間,究竟有着哪些巨大矛盾,使得曹丕非要賜死甄姬呢?

在立足史書的基礎上,本人加以分析,認爲曹丕之所以要在稱帝之後賜死甄姬,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甄姬年老色衰,而又對曹丕頗有怨言


如前文所說,甄姬生於公元182年。建安中,甄姬嫁給了袁紹的次子袁熙。曹操平定鄴城後,時年22歲的甄姬因長相秀麗而被曹丕一眼看上,並把甄姬娶回了家。


隨着時間的流逝,黃初元年(220年),甄姬已經將近40歲了,在古代可謂是年老色衰。而曹丕正在此年,剛剛稱帝。稱帝之後不久,曹丕對甄姬的寵愛已經沒有原先那般深厚,故而甄姬對曹丕頗有怨言,史稱“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


曹丕聽聞甄姬多次抱怨自己後,立刻大怒,將甄姬賜死,即“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

第二:曹丕意欲立郭女王爲皇后,故而不得不賜死甄姬

甄姬被賜死,除了因爲她自己對曹丕頗有怨言外,還與郭女王有着密切的關係。按照慣例,曹丕稱帝后,需要確立皇后。按理說,甄姬作爲曹丕的第一任妻子,本就是皇后之位的不二人選。

但在曹丕心中,他更想立自己更爲寵愛的郭女王爲皇后。故而,曹丕稱帝后,遲遲不立甄姬爲皇后,反倒是以甄姬的一些怨言爲由,無情地將甄姬賜死。而賜死甄姬後僅僅一年,曹丕便正式立郭女王爲皇后,史稱文德郭皇后。


以上兩點,便是曹丕稱帝不久便非要賜死甄姬的原因。曹丕的這番舉動,鮮明地暴露了曹丕性格中的寡恩、刻薄和無情。甄姬雖有過失,但罪不至死。曹丕若想立郭女王爲皇后,大可廢掉甄姬,而卻非要將她賜死,不得不說曹丕確實是一個刻薄寡恩之人。

最後,或許是冥冥之中有天數,黃初七年(226年),稱帝已達7年的曹丕也因病去世,死時也恰恰是40歲。甄姬和曹丕雖沒有同年同日生,也沒有同年同日死,但他們都只活了40歲,或許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巧合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