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後,他的五歲幼子拉着曹丕的手,把他當作父親,喊他“爹”。不用懷疑,對的!這件事是真的。

曹操打仗厲害,是軍事家;寫文章也厲害,是文學家,和曹丕、曹植並稱爲“建安三曹”;執政能力也出衆,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曹操的生育能力同樣也出衆,在歷史上是排得上名的,他一生生有25個兒子6個女兒總共31個子女。而那位叫曹丕爹的幼子,名叫曹幹。

曹幹又名曹良,其母陳氏,曹幹生下來的時候,沒多久陳氏便死了。有說是因竊聽被曹操所殺。不管如何,曹幹第二任母親是王昭姬王夫人。三歲時,養母王昭姬又病逝。

到公元220年,曹操病重,臨終之前,將曹氏下一任繼承人曹丕叫來,指着曹幹說,“他三歲亡母,現在五歲又將要失去父親,以後就交給你了,你要好生的照顧他。

曹操去世後,曹丕擔任起重任,格外的呵護這位比自己小將近三十歲的幼弟曹幹。這份呵護也是遠遠超過其他兄弟的。然而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了……《魏略》記載:

良年小,常呼文帝爲阿翁

文帝說的是曹丕,曹丕的諡號是“文皇帝”,良是指曹幹。曹幹經常喊曹丕“爹”。阿翁,父親的意思,也就是爸爸。

按照古人的年齡,三十歲有可能都能當爺爺。但曹丕肯定不答應,畢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幼弟。所以,經常糾正曹乾的稱呼,也不止一次的對曹幹說,“我,不是你的阿翁。我是你的兄長,我是你的哥哥。”說完,又想起曹乾的遭遇,曹丕感到很傷心,總忍不住流淚。

曹幹爲什麼總稱曹丕爹?除了曹丕表現出的照顧,曹幹對曹丕敬重外。有可能是曹幹在有意而爲之,在向曹丕以弱示好。

曹衝五六歲時,都已經知道如何“稱象”,如何知道一頭大象的重量。差不多的年齡,曹幹再不聰明,總不可能阿翁、兄長也區分不清楚吧?也不可能總是稱曹丕爹吧?

說明,曹幹也是聰明人。年紀不大,但是也懂得賣傻來韜光養晦。陳壽說曹丕不是曠之大度的人,也就是心眼小,但也恩怨分明。早些年,在立儲之事上,王昭姬作爲曹操頗爲寵愛的姬妾,也是出力很多。曹丕能打敗曹植,順利成爲繼承人,王昭君功不可沒。

加上曹幹懂進退,自然而然待遇沒那麼差,享榮華富貴是肯定的。曹丕在位七年,臨終前也給繼承人曹叡(魏明帝)留了一份遺詔,要求曹叡好好的照顧你那十一歲的叔叔。《三國志》記載:

有遺詔,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這份遺詔在手,曹干犯錯,曹叡也不好苛責。一直到曹魏末代皇帝曹奐上位,曹幹累計食邑五千戶,終身榮華富貴。

參考文獻:

裴松之注的《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