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三國時期的歷史中,我們一直拿曹操當反面教材,而劉備卻被賦予忠厚、老實、仁德等正面的詞語,可實際上在歷史當中的劉備並不比曹操弱多少,畢竟一個老實忠厚之人是不可能在亂世當中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哪麼爲何看似奸雄的劉備卻被傳成了忠厚、老實、仁德這樣的人設呢?
其實這件事只能說我們被羅貫中給誤導了,畢竟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是通過《三國演義》這本書,要不然的話,誰知道三國在歷史上是個什麼鬼?
畢竟我們大多數都是所謂的歷史愛好者,所以說正史不正史的對我們來說都無所謂,反正現代的電視劇全是各種改編,你要是想看真正的歷史,還不如去看史記之類的東西。
但是那種資料相當的枯燥無味,大多數人都敬而遠之,也正是這種現象,所以大多數都是從精彩的《三國演義》當中,瞭解到了我們的三國曆史。
於是所謂的三國就成了老羅的一言堂,他說誰是好人,誰就是好人,他說誰是壞人,誰就不是好人。因爲他是作者,所有的話語權在他的手中,如果你不想聽可以不看。
可正是因爲三國的歷史在老羅的手中變的活靈活現,也正是這個機會讓絕大多數人都認識到了三國,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三國演義》纔是最正確的歷史,雖說這只是一種假象,但是大多數人相信了。
在《三國演義》當中,爲了讓本書看起來與衆不同,或者說更加的迎合大家的口味,於是正反兩派就出現了,只有壞人的出現,纔會體現出好人的無私。
於是曹操就成了書中的壞人,而相對應的劉備就被掛上了無數的光環,所以忠厚、老實、仁德等人設全部到了劉備的身上,這樣一來大家對於這本書的愛好程度就更高了。
如果說真要按正史的內容來寫三國,很有可能就是一篇流水文,沒有鮮明的人物特點,而老羅直接把這些人設特點無限的放大,於是一本精彩的小說進入大家的心中。
可以說正是因爲老羅的原因,所以纔會弄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但是真要說三國的歷史,可能跟大家想象中的一點也不一樣。
畢竟當時的整個天下就是一個亂世,無數的百姓因爲戰亂的問題從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此時的三國不論是誰,只要他讓當時的天下統一了,以後就沒有各種紛爭,他就是一個好人,就是讓天下百姓記住的好君主。
而當時的劉備爲了自己的私心,或者說所謂的漢朝傳統,非要跟已經快要一統天下的曹操相抗衡,從而讓飽受疾苦的百姓再次走向戰場,雖說劉備高舉了爲國爲民的大義,可是他的行爲卻進一步的加深了百姓的疾苦。
從這一點上劉備能算是仁德嗎?但是在某些方面劉備捉住了所謂的大義,比如說光復漢室,比如說當時的曹操因爲自己的憤怒直接屠殺徐州城,而劉備正好又站在了曹操對立面。
很多時候壞人的對立面就是好人,而當時的曹操明顯就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人,於是劉備光明的形象就被表現了出來。
而《三國演義》的作者老羅也可能是這麼想的,畢竟書中需要有一個主角,也就是好人,但是曹操的屠殺直接斷絕了好人的形象,而東吳的孫權一輩子都生活在各種陰謀詭計當中,中好人的形象也不掛鉤。
於是劉備就被體現了出來,不論是三讓徐州,還是帶着十幾萬百姓逃命,又或者說衣帶詔等事件,都可以很輕鬆的讓老羅把一個好人的形象塑造出來,於是一個忠厚、老實、仁德的劉備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可以說曹操的奸雄和劉備的仁德都是由老羅給編出來的,只是他的書迷們比較多,所以纔會在大衆的心中產生忠厚老實的形象,但是在三國亂世當中,哪有什麼好人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