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邕死後,曹操得知其女蔡文姬流落匈奴,於是派人交涉,以重金贖回。直到蔡文姬這首五言《悲憤詩》的問世,後世以敘事爲主的詩歌才正式形成。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有姓名的詩人是屈原,而第一位留有姓名的女詩人正是蔡文姬。


蔡文姬的生活經歷很坎坷曲折,非常傳奇。


這是一位才女,雖然其作品集已經散軼,但僅僅留下的三部作品就在文壇產生了很多的影響。


蔡文姬精通音樂,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就是出自她手,兩首《悲憤詩》也是享譽後世。



其實現在遊戲裏面那個角色“蔡文姬”,技能名稱諸如“胡笳樂”、“長相思”,對比真實歷史來說還算靠譜。


書香世家流落匈奴,十二年後靠友人重金贖回


蔡文姬出身書香世家,其父就是三國時期的大文豪蔡邕,和曹操關係還不錯。


公元188年,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衛、蔡兩家門當戶對,夫妻相處和諧,在亂世之中還算美滿。


但是好景不長,衛仲道在第二年就死了,蔡文姬沒有子嗣,於是就回到了蔡家。


公元195年,董卓等人作亂,三國時代的亂戰就此拉開,蔡文姬在也在這一段時間裏被南下劫掠的匈奴搶走了,自此滯留在北方地區。


而其父蔡邕也在王允清洗董卓勢力的時候受到了牽連,不知道是不是二人有什麼仇怨,反正蔡邕被殺害。


自此,蔡文姬在漢朝基本是沒有什麼聲援了,只能留在匈奴地區。



可能是蔡文姬比較出衆,十二年的時間裏和當時的匈奴左賢王育有二子,但是關於她的地位現在也弄不清楚。


有人說蔡文姬在匈奴這十二年,是做了左賢王的妻子,但匈奴妻子都有“閼氏”的稱呼,顯然沒有任何記載能證明蔡文姬取得了這一稱號;而有人根據其被贖回的金額遠比普通人貴,所以認定她在匈奴的地位一定不凡。


其實畢竟是和左賢王育有二子,母憑子貴也是有可能的,誰讓贖她回來的人在三國時期也是個大人物呢。


將其贖回的是曹操,時間是建安十一年,曹操評定北方之後。


曹操和蔡邕的關係本來就不錯,都喜歡書法、詩歌,對蔡邕的學識也是非常敬重。蔡邕死後,曹操得知其女蔡文姬流落匈奴,於是派人交涉,以重金贖回。


蔡文姬回來之後,嫁予董祀,和曹操的關係還算不錯。



蔡文姬回來之後,默寫了蔡邕的一部分藏書,對文化的傳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而她流傳至今的三部文學作品,其實就是講述她流落匈奴的遭際的,其中的感情比較矛盾,但很感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學瑰寶。


《悲憤詩》的長篇敘事,對杜甫、白居易等人有很大影響


其留下的作品,一是樂曲《胡笳十八拍》,另一是《悲憤詩》。其中《悲憤詩》有兩首,一爲五言,一爲騷體。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五言《悲憤詩》確實出自蔡文姬之手,騷體尚有疑點。而這首五言《悲憤詩》是最爲具有文學價值的。


漢朝是“樂府詩”盛行的時代,繼承了《詩經》“美刺”的傳統。


但最初的樂府只是“歌功頌德”的載體,並沒有具體的實際功用,東漢時期逐漸有文人將對民間疾苦的生活狀貌寫入樂府當中,形成了“美刺”的文學傳統。



到了曹操的時期,以“舊題寫時事”成爲了一個新的突破,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舊瓶裝新酒”。


即題目還是樂府固定的舊題,而內容卻和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有很深的聯繫。


比如其《蒿里行》中: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其中對於時事有着非常多的提及,這是樂府詩歌在當時所形成的風貌,很多作家都有這樣的作品。


而蔡文姬的這首《悲憤詩》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性作品。


從漢末之亂說起,描述當時社會上的兵亂戰兇,以時間爲軸鋪開了其在這一社會環境之中約二十年的遭際。


那麼這就不可避免地使“樂府詩”開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那就是和敘事詩的結合。



在此之前的敘事詩,其講述某一事件往往都是片段式的,比如《詩經》,而楚辭如《離騷》等作品也以感慨居多,敘事成分顯得支離破碎。


直到蔡文姬這首五言《悲憤詩》的問世,後世以敘事爲主的詩歌才正式形成。


我們摘取其中描寫蔡文姬久居異族之中思念故國,而即將被贖回之時又捨不得骨肉親人的辛酸場景: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這是說蔡文姬在匈奴的時候,聽到有人從南方來此,就很高興地向其詢問家鄉的消息,但較爲失望的是,這些人都不是從自己的家鄉來。



她的思鄉之情愈加濃烈。而等到曹操派人來接她回去的時候,她又感覺捨不得生活裏十幾年的土地和親人,尤其是自己兩個孩子: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覆回疑。


一面是自己的故國,另一面是自己骨肉至親,蔡文姬當時的心緒表現得非常明顯,迴歸故里的喜悅和骨肉永別的悲痛,讓人讀之潸然。



而等到她回到了故里之後,父親早已去世,門庭已經衰敗,在故國之內反倒舉世無親,不僅生出來心灰意冷之感,又想起自己滯留在北地時的兩個孩子:


念我出腹子,匈臆爲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在蔡文姬看來,故國既然已經沒有了親人,對她來說,中原和異族地區又有什麼區別的?


從這些語句來看,和後世杜甫等人的敘事手法非常相近,可以說杜甫對樂府詩的創作是受到了《悲憤詩》比較大影響的。


而這種長篇敘事方式,以時間爲線索,夾雜感慨的技巧,和白居易的通俗樂府詩又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從源頭來講,無論是杜甫“即事名篇”的文人樂府詩,還是後來白居易、韋莊等人的長篇通俗敘事詩,都是受到了《悲憤詩》很大啓發的。


而這也是蔡文姬能在文壇上憑藉寥寥幾篇作品就能佔據高位的原因所在,可謂實至名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待曉兒


轉角處幾次突破性變革,“漢字”避免了消亡的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