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這張老照片曾被長期誤傳爲“光緒皇帝謁陵照”,所謂的“光緒皇帝”即畫面中間者。事實上,這張照片是在光緒皇帝和慈禧駕崩後出版的,1908年,法國《世界畫報》在其刊發的紀念文章中使用了這張圖片的一部分作爲配圖(見下圖2)。
圖2
圖2右側就是圖1的局部,圖2的左側婦女被當時的《世界畫報》說成是慈禧太后的生前照,慈禧的照片傳世很多,通過對比能夠很明顯地發現左側並非慈禧,而是一位蒙古貴婦人像。
如何判斷圖1中人物的身份呢?
我們先來判斷一下這張“謁陵照”拍攝於何地,根據照片的背景我們可以判斷照片應該是拍攝於泰陵(雍正陵寢)大紅門前。大紅門是清西陵的總門戶,也是泰陵的第一個門戶,當時的大紅門上還有獸頭,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大紅門今昔對比
那麼這張照片拍攝於何時呢?這裏我們要從照片中的洋人着手,在這張照片中有兩名法國軍官,其中站在後排的那位帽子前方正中央依稀可以看到數字“17”,這表示他隸屬於法軍殖民地軍第17團,這支部隊1901年1月成立,1902年6月更名爲陸軍第5團,因此這張照片應拍攝於1901年1月至1902年6月之間。在八國聯軍侵華前,清西陵作爲皇家安息之地是絕無可能允許外國人前往並拍照的。目前最早的西陵照片大都拍攝於八國聯軍佔領保定後,因此可以做出大概的判斷,這張照片應該拍攝於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此外,照片中人穿着冬季服飾,可以進一步縮小照片拍攝的時間範圍,照片應該拍攝於1901年初或者1901年末到1902年初。光緒皇帝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前夕就被慈禧帶着出宮西逃了,直到1902年1月8日纔回到北京,在回京後也並未出宮謁陵,因此可以從時間上排除照片中人不是光緒皇帝。
再看照片中補服上的圖案,中間那位身着四團補子者胸前補子上是一條“行龍”,前後、兩肩各一條,可以推斷照片中這位應該是一位郡王。有一些作者質疑照片中間者並非光緒,但是卻將他認作是光緒的弟弟載灃,將照片前排洋人右側那位說成是慶親王奕劻,這樣的判斷是不對的。因爲載灃1890年就襲了醇親王爵位,是一位“鐵帽子”親王,怎麼可能穿郡王的補服呢,此外,慶親王奕劻在1898年也加恩世襲罔替,成爲鐵帽子王,雖說照片中那位和奕劻長得確實很像,但是從他的補服上看此人最多是位貝勒,因此也絕不可能是奕劻。
慶親王奕劻
從長相上看照片中這位郡王有可能是順承郡王訥勒赫,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才能夠確定。
順承郡王訥勒赫
其實即便不通過以上分析也能大概判斷出圖1中間者不是光緒皇帝,皇帝謁陵時會有王公百官陪同,而照片中這位“皇帝”身邊卻只有一個“貝勒”,身邊官員還在嬉笑,這種情況在封建王權時代是不可能發生的。
目前唯一可以確定是光緒皇帝的照片只有一張(下圖),這張照片是兩宮迴鑾經過正陽門關帝廟拈香時城樓上的外國人拍攝的,由於光緒皇帝下轎上轎的動作很快,攝影師並沒有拍攝到光緒皇帝的正臉,只拍下了一個下轎的身影。
光緒皇帝下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