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各個店裏戴着手套喫小龍蝦的顧客越來越多了。把小龍蝦頭部的殼剝掉,用力吮吸香中帶些許辣味的汁液和蝦肉,不知道這是不是你的夏日限定呢?

不過,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這種美味已經很久沒有品嚐到了吧。因爲每一個醫生都在叮囑:爲了不引發痛風,最好不喫海鮮。

實際上,就嶺南地區來說,近十年來,不管是城市地區還是農村地區,痛風的患病率都在逐漸上升。如果從飲食習慣來分析原因的話,就不外乎是嶺南地區盛產海鮮,居民們日常也喜歡喫海鮮,卻被其中的高嘌呤引發了痛風。

而且,海鮮屬於多溼滋膩的食物,喫多了容易形成或溼熱偏盛,或氣陰兩虛,或脾氣虛弱兼有痰溼的體質。研究表明,這幾種體質痛風發作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對於痛風病人來說,像龍蝦、螃蟹、生蠔這些味道鮮美的海鮮是不能多喫了。不過,有三種水產品的嘌呤含量其實並不高,痛風病人也可以經常喫,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1、桂魚(即鱖魚)

每100g桂魚的嘌呤含量是24mg,遠低於95%的水產品。而且桂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以及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營養比較豐富,加上嘌呤含量低,痛風患者可以放心食用。

2、海蔘

海蔘的嘌呤含量低於98%的水產品,每100g中只有4.2mg。而且它含有膽固醇少,脂肪含量也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同樣適合高血壓、冠心病、肝炎患者。此外,海蔘含有硫痠軟骨素,可以延緩肌肉衰老,適合老年人進補。但是,海蔘性滑利,對脾胃虛弱和經常腹瀉的人並不適合。

痛風患者可以怎麼喫海蔘呢?涼拌、煮粥、炒食、紅燒和煲湯都是好方法,夏天時最好選擇涼拌。在選購海蔘時,要選擇乾燥的,以免變質。烹飪時也不應該加醋。

3、海蜇皮

100g海蜇皮中,嘌呤含量是9.3mg,嘌呤值低於96%的水產品。它含水量很高,但熱量很低。同時,海蜇中的鈣含量、鈉含量也很高。從事紡織、糧食加工等與粉塵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經常喫海蜇皮的話,可以去積塵、洗腸胃。

不過,海蜇皮性涼,並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另外,海蜇皮富含碘,甲狀腺功效亢進的患者食用的話會加重病情。

海蜇正確的喫法是涼拌爲主。但在選購時不宜選用新鮮海蜇,因爲其中的毒素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在不能喫海鮮的時候,如果可以喫上這三種水產品,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