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按照当时的交通、通讯、情报及战乱局面来看,韩信占领齐国后,如果不向刘邦报告,也不请封“假王”,而是凭借齐地的千里沃土、渔盐之利,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那么,后来的历史,将会有另一番景象。因此,韩信向刘邦提出,自己愿意暂时做一个“代理齐王”,以便管理齐国,确保已经取得的胜利。

自春秋末期以来,诸侯为了夺取政权,颁行赐爵制度,奖励军功。有功即应被封赏,成了当时通行的法则,这种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头脑中。

而“建不世之功,裂土封王”,向来是韩信的梦想,亦是其追寻的最高目标,他为此一直努力不懈。

韩信经营齐地,雄据黄河以北。然楚汉多年的拉锯战,兵力消耗甚巨,刘邦、项羽双方都疲惫不堪。

按照战争形势发展,汉对楚已完成战略包围,接下来就是楚汉对决的时刻。但是,汉军必须在决战前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决战的绝对胜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巩固好已取得的成果。

鉴于此,韩信在破降燕国时,就向刘邦提出了立张耳为赵王的建议,因为这一地区是张耳的故封,封张耳为王,也有安定民心的作用。

现在,齐地也被汉军占领了。齐国政治复杂,虽被击败,但旧势力的残余尚存,要巩固胜利成果,必须建立地方政权。

韩信剧照

韩信请封齐王,无可非议

镇守齐国,的确是一件难事。

汉军新占领的城邑,比以前占领的城邑总数还要多;而且齐国人历来都不甘于被他人统治;加上田横虽败逃在外,但其人并没有亡故。因此,齐国尚未稳定于汉军之统治。

对于这样一个地盘,非得有名正言顺的镇守者不可。

韩信在齐地连打胜仗,威望如日中天,如果封王,论天时、地利、人和,都非韩信莫属。

当此之时,除韩信之外,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够稳定齐地局势。为了镇抚战乱之后的三齐之地,韩信于汉高帝4年11月修书一封给刘邦——“愿为假王便。”

在韩信看来,齐地,历来反复无常,很难控制。齐的南部与楚相连,很容易通敌作乱,如果不册封一个王来进行安抚和统治,那么已经取得的胜利就难以巩固。

因此,韩信向刘邦提出,自己愿意暂时做一个“代理齐王”,以便管理齐国,确保已经取得的胜利。

刘邦剧照

再者说,韩信连续平定魏、代、赵、燕、齐等国之后,又击破龙且20万楚军,这样大的功劳,封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韩信自请封王,是出于当时形势的需要,更主要的,还是为刘邦的天下大计着想。可以说,韩信不但没有与刘邦争夺天下的企图,而且其人及其军队,都尊奉刘邦为最高统帅,受其节制。

齐国同楚接壤,使楚有了随时入侵齐国的便利条件。齐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如果建立一个比较巩固的根据地,这对刘邦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镇守不住,丢掉了这个根据地,汉军不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兵源、物资供应地,更重要的是,楚军可以由此攻入关中,切断汉军的前后联系,实行战略上的“反包围”。

所以,韩信求封为“假王”,是基于全局战略考量的,是无可非议的。

韩信剧照

韩信求封,不仅使刘邦为难,还犯了刘邦之大忌

尽管韩信在主观上并未有与刘邦分庭抗礼的意图,而且他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但此举,还是引起了刘邦的猜忌。

一则韩信请封齐王,难免有居功要赏之嫌;二则此时刘邦正值困境之中,韩信不免有居势要挟之嫌;三则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刘邦本来就对韩信不放心。

韩信请封齐王,在刘邦看来就是树立一个新的“项王”,这不仅使刘邦为难,还触犯到刘邦的大忌。

果不其然,刘邦对此事大怒。

项羽剧照

当时,刘邦被项羽射中的箭伤还没有全好,又恰逢他围钟离昧未果,却被项羽反手一击,被迫退走险阻,自顾不暇,正盼着韩信能适时支援他。

张良、陈平的意见,使刘邦心理发生了变化。刘邦骂着骂着,话锋一转——他先是骂韩信不仗义;后来骂韩信没出息,应该当真齐王。

因为,刘邦想通了一个道理: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自己必须要稳住韩信,以得到韩信强有力的支援。

所以,刘邦先立张耳为赵王;又派张良为特使,带着印绶前往齐地,册封韩信为齐王。

张良剧照

张良来到韩信营中,表达了刘邦的器重和信任之意,并为韩信举行封王仪式;韩信高兴地接受了分封,正式成为齐王。

事实上,张良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征调韩信的兵马,到荥阳与项羽决战。因此,张良离开时带走许多兵力。

刘邦不是真心要封韩信为齐王,相反,在他内心中,从此对韩信结下解不了的怨气。世人多认为韩信后来的悲剧,亦肇始于此。

韩信剧照

那么,对刘邦满腹忠诚、且并无谋反意图的韩信,何错之有?他错在跟错了主人,错在没有拥兵自立。

如果按照当时的交通、通讯、情报及战乱局面来看,韩信占领齐国后,如果不向刘邦报告,也不请封“假王”,而是凭借齐地的千里沃土、渔盐之利,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那么,后来的历史,将会有另一番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