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報

民和縣隆治鄉橋頭村光林種植合作社的有機蔬菜大棚內,第一書記李玉蘭和理事長鐵令梅看着長勢良好的蔬菜喜上眉梢。

走進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治鄉橋頭村光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裏,田壟裏萌動着綠色的希望,綠油油的小白菜寫滿了村民奔小康的努力和喜悅。

“現在我們的小白菜已經成熟了,過幾天就可以採摘出售,剩下的菜葉子還可以餵豬,豬的糞便收集起來當肥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橋頭村“第一書記”李玉蘭介紹。

2015年,李玉蘭到橋頭村擔任“第一書記”,全村424戶160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戶80人。由於沒有產業,絕大多數村民都選擇外出務工,加上耕種條件不便,基礎設施薄弱,土地大多撂荒。

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有效手段。爲此,李玉蘭到村民鐵令梅家中與其商量,能否回家發展種植業,帶動村裏更多婦女增收。李玉蘭則發揮自己長期從事農牧工作的優勢,負責技術指導。

在李玉蘭的鼓勵下,鐵令梅回到橋頭村成立了光林種植合作社。同時,經李玉蘭積極協調,省農業農村廳支持發展資金40萬元,蓋起了9棟溫室大棚,發展休閒循環農業。

如今,光林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本村100公頃土地種植葵花、玉米等有機農產品。在李玉蘭的指導下,村裏進一步沿着打造觀光、休閒、採摘爲一體的特色產業園方向推進,拓寬羣衆增收路。

李玉蘭擔任橋頭村“第一書記”期間,爲橋頭村爭取涉及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發展項目,引進改造升級項目資金2400多萬元。

新民鄉是距離民和縣城25公里的一個深度貧困鄉,爲讓大山裏的羣衆早日擺脫貧困,新民鄉黨委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推進,讓鄉親們搬出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山區。

來到新民鄉公巴臺村搬遷貧困戶薛弘毅家,玄關上方擺放着貧困戶精準扶貧連心卡,連心卡連接着薛弘毅一家人向幸福生活奮進的美好未來。

這一天,新民鄉公巴臺村駐村“第一書記”戴子淳來到薛弘毅家回訪。薛弘毅家因學致貧,在戴子淳的幫助下,薛弘毅進入青海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收費站上班,通過就業徹底擺脫貧困。

據戴子淳介紹,通過省交通廳的協調幫扶,公巴臺村有11名適齡青年被招收到青海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收費站工作,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爲了讓村民們離開土地還能有持續穩定的收入,戴子淳和扶貧工作組、村兩委一方面通過與企業合作流轉土地,讓村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鼓勵村民外出務工,拓寬村民增收渠道。

村子沒搬下來時,幾乎家家住的都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安全隱患極大。2017年,在駐村扶貧工作組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公巴臺村整村搬遷項目開始實施,搬到新居後村民們的居住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薛弘毅感慨地說:“搬進新區的貧困戶只需交1萬元的自籌款便能入住。”

從貧困山區搬遷到縣城,來自新民鄉的730戶易地搬遷村民日子越過越紅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