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就是武寧縣發改委駐石渡鄉柳山村第一書記柯芳芳。從此,柯芳芳就帶小女兒長期駐紮在柳山村,與柳山村的村民們一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她是一個柔弱女子,纖細文雅;她是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血脈親情、母愛深沉;她是2047位村民、110名貧困戶的貼心人,知冷知熱、貼心貼肝。她就是武寧縣發改委駐石渡鄉柳山村第一書記柯芳芳。

特別能喫苦的第一書記

2015年9月,32歲的柯芳芳調到武寧縣發改委任鄱湖辦生態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任專職副主任,10月,被派到石渡鄉柳山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

沒有太多的言語,柯芳芳把年僅8歲的女兒交給母親後,自己提着行李來到柳山村報到。

柳山村村民一看新來的第一書記是個穿着洋氣、斯文清秀女孩子,私底紛紛下議論,“這麼年輕的女孩子喫得了農村的苦嗎?”

很快,柯芳芳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刷新了村民們對她的看法:“這是一個特別能扛事,特別能喫苦的第一書記。”

初到柳山村,柯芳芳還是有點不適應。村部是一棟建於上世紀的破房子,村裏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

怎樣改變這樣的現狀呢,柯芳芳整晚睡不着覺。她挨家挨戶找村民特別是貧困戶聊天,在拉家常中拉近與村民之間的關係,瞭解他們的訴求,找準下步工作方向。

2017年,柯芳芳懷上二胎,也是脫貧攻堅任務最繁重的一年,她每天都要走訪貧困羣衆,完善數據,忙得像陀螺樣轉個不停,全然忘記自己是個需要照顧的孕婦。幾乎沒有一個晚上是12點之前收工的。她沒有因爲自身的情況,跟領導提出要更換第一書記的要求。每天都出現柳山村村民的面前,與他們一起發展產業,幫他們解決實際難題。

由於常年勞累,從2018年底起,柯芳芳犯了腰痛的毛病,開始她沒有太在意,一直堅持到村裏工作,直到2019年3月腰疾加劇,疼得連牀都下不了。爲了能早日返回村裏,她放棄了更爲安全,但時間更長的保守治療,採取了做手術治療的方法。術後一個月,因爲惦記村裏剛引進的扶貧產業,她就綁着腰圍,忍着疼痛又來到村裏開展工作。

“這個第一書記簡直比我們農民還能喫苦啊!”看到柯芳芳拼命的樣子,柳山村的老百姓心疼地說。

特別能做事的第一書記

臺埠橋是進出柳山村的必經之路,也是柳山村小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由於橋面底,漲水季節,河水就會漫過橋面,村民出入柳山村,必須繞道十餘公里的新寧鎮,加之年久失修等原因,被列爲危橋。修橋成爲柳山村村民當務之急的大事。可建新橋光主體就需要150萬元資金,上面只配套了60萬,這麼大的缺口,怎麼辦?

她帶着村兩委跑省交通廳,硬是憑着跑斷腿、磨破嘴的笨方法,爭取到了90萬元的項目資金。2018年底,臺埠橋動工興建。2019年5月,新橋交付使用。

五年來,柯芳芳累計爲柳山村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共300餘萬元,用於橋樑、水泥路、渠道、安裝太陽能路燈及新農村建設點、村部大樓等民生工程。

產業興則百姓興,柯芳芳深諳其中的道理。從到柳山村駐村開始,柯芳芳就不斷地尋找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之路。經過多次洽談,確定在土地流轉、務工工人等方面解決後顧之憂後,第一個扶貧產業——嘉寶果項目在柳山村落地生根。

爲了增加貧困戶及村集體收入,她帶着村兩委班子成員種植見效快,收益高的西瓜、玉米等經濟作物。收穫後,又通過手機朋友圈售賣。西瓜收穫的季節,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她每天開着車到縣城各單位、小區送西瓜。

在柯芳芳的帶領村下,該本以蘭田合作社爲載體,發展以嘉寶果、福橙爲主的特色果業。貧困戶以股份形式分紅。目前,其他的短平快果業收入也已見效。

疫情發生以來,有不少農民不能外出務工。不能務工,就可能會返貧。柯芳芳看在眼裏,急在心上。爲此,她多次聯繫縣工業園的廠家。4月,一家聖誕飾品加工廠被她的誠心打動,把生產車間辦在柳山村的田間地頭。如今扶貧車間吸納20餘名農民務工,其中貧困戶就有8人。

駐村五年來,柳山村的貧困戶從開始的30戶,110人,減至3戶,6人,有27戶,104人口成功脫貧。

特別貼心的第一書記

“柯書記,我想在武寧工業園找事做!”

“柯書記,我沒有口罩,不能去看病!”

“柯書記,我家的母豬崽下不來!”

……

每天,柯芳芳,都要接到各種千奇百怪的電話。她都得一一去面對,一一去解決。

村民周佐慧患有系統紅斑狼瘡併發腦癱,但她是外嫁女,在縣城還有一套小房子,按說,不符合辦底保的條件。但如果沒有底保的話,一家人生活不僅難以爲繼,醫療報銷的比例也不高。考慮到周佐慧的實際困難,柯芳芳找到民政局爲她爭取到底保指標,解決了她的生活難題。

貧困戶嚴冬梅丈夫幾年前不幸意外去世。2017年,自己又查出罹患乳癌,家裏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絕望中,柯芳芳向她家伸出援助之手,她通過輕鬆籌、發動單位捐款等方式,先後籌得醫療費10餘萬元。2018年,還幫她家在武安錦城爭取到一套異地扶貧搬遷房,解決了她家的住房問題。在大家的幫扶下,嚴冬梅目前病情穩定。柯芳芳又向她提供消息,幫她在園區找到一份做手工的工作。

在柳山村,村民們無論大事小情,只要一有事,第一個想到的是柯芳芳。哪怕是在她生孩子住院及休產假期間,一天都要接到幾個村民的求助電話。“他們這麼信賴我,我只有把他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全心全力去幫他們解決。”柯芳芳說。

帶着女兒駐村的第一書記

2018年7月,大女兒面臨小學畢業,小女兒纔剛滿週歲,在公安系統工作的丈夫又因爲工作的關係抽調到外地辦案,一走就是數個月。而此時幫忙帶小女兒的阿姨也因爲身體的原因辭工回家。

諸多的壓力一齊壓在這個柔弱的女子身上。終於有一天,柯芳芳找到單位領導,流着眼淚請求領導換一個第一書記。

還沒等領導回覆,柯芳芳就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二天,她抱着小女兒準時出現在柳山村,白天她工作的時間,就把孩子放在老百姓家裏,讓留在家裏的老人幫照看一下。

後來,柯芳芳又請到了新的保姆,由於孩子臨時換人帶不適應,她就乾脆連保姆一道把孩子帶到村裏。

從此,柯芳芳就帶小女兒長期駐紮在柳山村,與柳山村的村民們一道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由於出色的工作,柯芳芳連續多年被評爲武寧縣優秀第一書記。(餘慧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