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一部《甄嬛傳》成爲近年來宮鬥劇的經典扛鼎之作,可謂是名利雙收,不僅口碑好,而且收視超高。

過去好幾年了,依舊還在很多電視臺或網絡平臺播出。

有的女性說,曾經把這部劇反覆看了十幾遍,都沒有覺得膩。除了演員的精彩演出,劇本的優秀外,這部劇所折射出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和女性奮鬥的過程,的確是相當細膩和曲折。

作爲女主的甄嬛人生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都圍繞着她和雍正皇帝的愛情展開。

數分數合的過程,其實揭示了一個道理:不管是夫妻或情侶,想要有個好結果,就必須保持一個原則。那就是是別愛得太過。

看到這一點很多人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愛是夫妻或情侶間最重要的基礎,怎麼會讓人不要愛得太過呢?

其實,這裏說的,是指我們一定要在對對方的愛中揉合進理智和冷靜,不要愛得太過偏激、太過熱烈,這樣可能燃燒過於充分,不僅燒壞了別人,更可能燒壞了自己。

任何事情、任何情感,如果可以始終在一個比較客觀的道路上前行,往往反而會更爲穩妥。

甄嬛剛剛進宮並且初次贏得了皇帝的寵愛之後,她是把皇帝當做了她真正的丈夫看待,愛得義無反顧、毫無保留,爲了皇帝的很多籌謀,甘願做助手和棋子。

然而這樣的結果就是,當皇帝對她稍微有些冷淡,她就開始對這份感情產生疑問。當因爲華妃懲罰導致自己流產後,她又對皇帝對華妃的寬容感到十分鬱悶,和皇帝漸行漸遠。

其實,現實生活中,當你愛得過於炙熱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理智,變得讓對方甚至有些懼怕。

這其中的道理就是,當你越想要擁有對方,就會越是自私,甚至會變得面目可憎。

當你想完全擁有對方,把對方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的時候,你往往就開始展現出自私的一面,不容許對方和他人接觸,不容許對方可以在業餘時間裏去和別人相處,總是要求對方陪着你,把你當成第一位,這樣的結果就是,往往對方開始感覺到負擔,感覺漸漸失去了自我和自由,於是不由自主地想回避你。

《甄嬛傳》中的雍正,原本對甄嬛可謂是一往情深,除了故去的皇后,對甄嬛可謂是最用心的了。

但因爲要考慮國事,並不能隨意處置華妃,所以讓甄嬛開始心生冷意,總是不理睬皇帝。

一來二去,皇帝的包容心也漸漸被消耗光了。這就是甄嬛的第一次失勢的原因。

愛情是在一波波的新鮮感裏獲得的,當你開始適當遠離,就有了說話的資本。

甄嬛的第二次失勢是因爲被現任皇后陷害,誤穿了先皇后的衣服,使得皇帝大怒,在發過火後,甄嬛傷心至極,始終不願意說一句軟話,最終被貶去寺廟靜修,這是她的第二次失勢。

這次的靜修,讓她終於開始大徹大悟,不再把兒女私情放在第一位,當她開始理智地看待和皇帝之間的感情之後,在做出回宮的決定後,她開始了與皇帝修復情感的工作。

儘管這次回宮已經帶有了更多的目的,但是,不可否認,理智起來的甄嬛在後宮真的是實力無敵了。

而分別的幾年,讓皇帝對甄嬛有了更多的懷念和新鮮感,這段遠離,也終於讓甄嬛掌握了說話的資本。

所以說,在愛情之中,一定要學會有張有弛、有進有退,保持適當的距離,保持適當的神祕感,其實反而會對感情大有裨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