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玩家不喜歡EA,甚至稱之爲"業界毒瘤"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方面EA財大氣粗,在全球買買買,看見好的遊戲團隊就直接收購,買回來之後在遊戲裏各種添加氪金元素,所以很多知名的遊戲團隊在被EA收購之後就被逼上了絕路。第五款遊戲《荒野亂鬥》上線之前,也是先在加拿大開啓的小範圍測試,而遊戲的呈現方式改了一遍又一遍,從最初第一版的橫屏又改爲豎屏,但是經過長達兩年多的測試,又最終確定了橫屏的操作,而遊戲中3V3團隊競技的玩法把FPS的高操作要求直接作了"減法",並引入了類似MOBA般的機制,讓玩家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打完一局。

提起遊戲廠商們的口碑,在玩家眼中從來都是褒貶不一的,不過說起國內騰訊網易的口碑,玩家們的聲音倒是非常一致,放眼全球幾乎很少有一片倒的聲音會去喜歡某個遊戲廠商,所以不同的遊戲廠商在提升自己口碑時,使出的招數也不盡相同。

砸錢拉攏人心——Epic

對於Epic來說,曾經搞獨佔遊戲、鎖國區、服務器差成爲了當時最大的黑點,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才幡然醒悟原來失去了中國市場,是丟失了一塊最大的蛋糕,不得已之下又重新開放。

但是如今玩家對於Epic又是一個什麼態度呢?通過對於3A大作大力度的打折,各種買遊戲送券,甚至是遊戲買貴了退差價等等這種大手筆花錢的行爲,迅速在G胖對面豎起了大旗。

然而這還不夠,每週免費送一款遊戲更是讓無數網友給Epic送上了"大善人"的帽子,要知道前段時間《給他愛5》《文明6》《無主之地》等等遊戲的喜加一不僅上了熱搜,而且拉攏不少玩家,畢竟"遊戲我可以不玩,但白給不能不要"。

破罐破摔還能讓股價大漲——EA

EA這家公司真的是以向"錢"看爲目標,不僅手握各種經典IP,同時在運動類和模擬類的遊戲上更是打遍無敵手。

憑藉FIFA、戰地、模擬人生、極品飛車等等這些好IP更是賺得盆滿鉢滿,但提及EA的口碑,那就等於沒有口碑。

玩家不喜歡EA,甚至稱之爲"業界毒瘤"不是沒有原因的,一方面EA財大氣粗,在全球買買買,看見好的遊戲團隊就直接收購,買回來之後在遊戲裏各種添加氪金元素,所以很多知名的遊戲團隊在被EA收購之後就被逼上了絕路。

就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紅警》,1985年開發團隊被收購之後,僅僅五年這個團隊就被強制解散。

還有開發了《植物大戰殭屍》的寶開遊戲自從被EA收購之後,就很少出現在玩家們的視野當中,而《植物大戰殭屍2》的氪金體系也是被廣大玩家各種吐槽。

再者,喫相難看到了極點,多少人還記得當年《星球大戰:前線2》被打1分的事件?四五百塊錢買的3A大作,回來才發現竟然還有道具收費,解鎖英雄和裝備不想花錢?那麼你需要肝夠4500小時纔行。

不過,即使是成爲了"業界毒瘤""美國最差的遊戲公司"但也絲毫不妨礙人家撈錢,甚至股價還會一路大漲。

埋頭做遊戲年入109億——Supercell

當然,遊戲圈的廠商也不都像EA這樣,芬蘭的Supercell這家手遊大廠從2010年成立至今十年的時間,整個公司也就才200多人,但是他們去年的營收就達到了109億人民幣。

整個十年時間只出了五款遊戲(實際上是六款,今年剛上了一款三消遊戲暫時忽略不計),但是款款都是精品,更是人送"手遊界的暴雪"稱號,不過這背後也是踏着幾十款被開發到一半就被斃掉的項目的屍體而出現的,僅僅從《海島奇兵》到《皇室戰爭》中間就死掉了9個項目。

第五款遊戲《荒野亂鬥》上線之前,也是先在加拿大開啓的小範圍測試,而遊戲的呈現方式改了一遍又一遍,從最初第一版的橫屏又改爲豎屏,但是經過長達兩年多的測試,又最終確定了橫屏的操作,而遊戲中3V3團隊競技的玩法把FPS的高操作要求直接作了"減法",並引入了類似MOBA般的機制,讓玩家用一兩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打完一局。

在遊戲當中,六大職業的定位加上多種流行的玩法地圖,同時配以衝杯的機制,讓遊戲玩起來非常上頭,以"荒野決鬥"爲例,這個模式雖然是時下最熱的喫雞模式,但是其單排/雙排的打法策略變化多端,甚至玩家們自己發明了遊戲中獨有的"轉圈圈"結盟大法,通過前期的結盟淘汰掉對手,從而獲得更大的上分機會,而這張地圖也成了玩家們最喜歡上分的地圖。

所以,《荒野亂鬥》在上線以來先後位列85個國家和地區的免費榜top1,同時一度登頂73個國家和地區的暢銷榜,而這遊戲最願意花錢的國家竟然是韓國,就連美國也只能屈居第二。

根據相關統計機構發佈的數據,《荒野亂鬥》從2018年正式公測之後,這遊戲在韓國市場總營收將近6.58億人民幣,直接佔到了遊戲總營收的22%,而美國則是排名第二,營收只有5.11億人民幣,不過因爲國服目前在6月份纔會開放,所以這些數據當中並沒有國服的營收。

更加可怕的是,2019年以來好不容易上線了一款新遊戲《突突軍團》,但是因爲在測試期間遊戲質量沒有達到團隊的標準很快就被關服了。

對於遊戲廠商來說,如何提升自己口碑其實更多的是靠好的作品說話,而像Epic這樣有家底的廠商,當然會選擇簡單而又粗暴的方式,那麼對於各位玩家而言,你們認爲還有哪些廠商在做口碑這件事情上使出的招式最絕呢?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來聊聊。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