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也是將時間合理運用的一個過程,只有孩子學會制定計劃,並且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夠高效率的達到目標,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在特定時間去做特定事情,而且效率較高,完成度也很高。當然,給有拖延症的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計劃內容一定要詳細具體,時間刻度一定要精細,小到幾點幾分,這樣子,他才能夠對時間和所做事情有個明確的概念。

依依媽

"依依媽,我家孩子現在7歲了,每次寫作業都要提醒他好幾次,而且每次都是拖拖拉拉的,像是有拖延症一樣,這種情況到底怎麼辦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曾經面對過這樣的問題,當他們察覺到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時候,第一時間會想到這是不是孩子的"性格問題",他就是拖拉的性格,或者說他就有磨蹭的毛病,才導致做事情沒有計劃性的。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家長可能忽略了這1點!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沒有規劃,並非是孩子性格原因所導致的,而是他們管理不好時間,動物學裏,所謂動物是不需要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的,所以就變成了餓了就喫,困了就睡的行爲,而人是由外界環境和大腦皮層去控制的特殊羣體,所以必須要掌控和管理時間。

換言之,只要幫助孩子管理好時間,就能夠改善和解決孩子拖延症的情況。下面就給大家分享3個小妙招!

1、培養孩間觀念

對於小孩子來說,當他能夠具備一定的認知和行爲的時候,大概從兩歲開始,家長就可以帶孩子認識時間,認識時間可以從認識時鐘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開始,告訴他時間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除此之外,由於時間相對抽象,就可以換角度出發,從作息、喫飯等開始到結束上,對孩子灌輸時間的概念,潛移默化影響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就明白什麼時間該幹什麼了。對於培養孩間觀念有着很大的好處。

2、指導孩子學會分解目標

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家長可能會發現他/她的家庭作業被耽擱了,家務被耽擱了等等,這也是因爲他/她對時間缺乏控制和對目標的認識。因此,父母可以把一件事分成許多小目標,讓他/她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這個小目標,在那個時間段內完成另一個小目標。這就是它看起來可以提高效率和告別拖延症。

3、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家長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也是將時間合理運用的一個過程,只有孩子學會制定計劃,並且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夠高效率的達到目標,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在特定時間去做特定事情,而且效率較高,完成度也很高。

當然,給有拖延症的孩子制定計劃的時候,計劃內容一定要詳細具體,時間刻度一定要精細,小到幾點幾分,這樣子,他才能夠對時間和所做事情有個明確的概念。

只要做到上述3點,孩子拖延症的毛病一定會有效改善,當然,在過去,家家戶戶都會裝一個鐘錶,現在手機電腦上都有時間,不太見到很大的鐘表,但是我也建議家裏有小孩子,一定要從認識大鐘表開始,這樣孩子才能更快的接受時間的概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