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本文爲林文采薩提亞工作坊現場提問內容整理,本文觀點 均來自林文采博士

1

關鍵詞:要禮物

Q

家長A:孩子考試自認爲考得很好,要求給他買禮物。禮物有些貴,我有點不高興。跟孩子說買這麼貴,我們沒那麼多錢!

孩子看到我生氣了,說媽媽我不要那麼貴的了,我可以要個稍微便宜一點的。我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纔算是對的。

林老師答:

沒有對不對,只有適合不適合。

所以你要看到孩子要什麼。孩子自己認爲自己進步了,要禮物,你給不給和你的內在有關係。

如何做:你可以坦然地告訴他,我們的經濟條件還買不了那麼貴,但媽媽看到你的進步,也想送你點禮物,你可以買一個XX的。這個價格是在你能夠承受範圍內的。

偶爾可以給孩子一個經濟上的助力,注意不要成爲一個常規,注意目標不要太高,超過了孩子的能力,只要讓孩子稍微努力一點就可夠到。

物質獎勵只是鼓勵,不是讚賞。

2

關鍵詞:磨蹭拖拉

Q

家長B:我女兒17歲,早晨起牀總是起不來,拖拖拉拉。做其他的事情也是,總是磨磨蹭蹭不願意去做。

林老師答:

媽媽太強勢了,表面看是孩子拖拉,實際上內在裏和媽媽溝通有障礙。所以要去修復和孩子的關係。

如何做:只看到孩子做到的,去鼓勵讚美,不要去強調那些做不到的。

3

關鍵詞:寫作業、不上學

Q

家長C:孩子晚上寫作業寫到很晚(1點半),早晨起不來就說媽媽我不舒服,就找藉口不去上學。一直拖到很晚才起牀,我把他送到學校了,我沒說什麼,但我很生氣。

林老師答:

如何做:告訴孩子晚上幾點必須要睡覺,如果作業做不完,自己去面對老師。

下一次不要做到那麼晚,儘可能陪伴孩子。我的孩子都是我陪着他的,即使到一點半我都陪他,但這種情況是和孩子關係比較好的時候。因爲你和孩子關係好的時候孩子就會心疼你,不想讓你那麼辛苦,他就會抓緊時間寫完。如果你和孩子關係有一些問題,需要先處理和孩子的關係。

4

關鍵詞:拿(“偷”)東西

Q

家長D:孩子在幼兒園,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回來也不說,直到我看到了問了才說。我老公打他的手,我跟他講了很多道理,告訴他這樣做很不好,但他好像無動於衷。

林老師答:

如何做:不要太在意這件事,因爲孩子還小,還沒有“偷”這種概念。

如果你太在意這件事,孩子就知道我做這件事可以刺激到父母和老師,知道這件事會引發父母的情緒,孩子有可能以後會故意做這件事來控制自己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