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記》是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這其中,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等。太安萬侶於和銅五年編纂完成,由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審定。從建國神話到推古天皇時代,被記載進去。全書用漢字寫成,內容大略可分成:“本辭”、“帝紀”兩個項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個部份。

日本是島國,狹義的日本列島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島,廣義的指日本的領土範圍。據記載,在先秦時期,有大量中原人士渡海前往日本列島,最早有這方面記錄的日本史籍就是《古事記》。日本人將這些外來移民稱爲:“漢人”、“新漢人”或“唐人”,這也是爲了尊重中原文化。

這其中,大陸移民日本列島大致可以分爲四個階段,下面筆者將做詳細說明。當然,有些移民是日本人主動邀請的,因爲,日本需要中原的宗教、文化、技術,有了這方面人才,他們才能虛心請教。

第一次:秦漢時期:

秦朝時期,最讓人耳熟能詳的,就是徐福攜童男童女數千人,渡海尋仙人。《史記》中,關於這一段是這樣記錄的:“齊人徐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但是,關於徐福的最終去處,《史記》只記載了少量信息,說他到了日本九州島。而且,徐福不僅在日本學術界有着記載,還在日本相當受歡迎。其實,徐福並不是第一批到達日本列島的漢人。早在秦朝橫掃六國之時,就有燕國、齊國的國民爲了擺脫戰火,率先去了日本。

燕國人是途徑朝鮮半島渡海來到日本的,齊國人是直接從山東半島坐船過去的。西漢元封三年,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北部設郡,很多中原人士移居至此,有的繼續東遷,來到日本。並且,在東漢時期,中原朝廷與日本政府建立了外交。公元57年,倭奴國派使臣來到大漢朝,劉秀正式封他們的首領爲國王。

不但如此,劉秀還送了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大字的金印。1784年,這枚金印重見天日,足以印證該歷史的真實性。

第二次:魏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中原戰亂連連,很多人爲了躲避戰亂,舉家遷徙到日本列島,形成了兩次遷徙高潮。

日本的早期史書對這些來自大陸的中原人有着詳細的記載,他們將這些人稱爲“歸化人”。在這些歸化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弓月君、東漢直和西文首。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自稱是秦始皇或漢高祖的後人。

據史料記載,弓月君一族是公元四世紀初來到日本,他們原本的姓氏是秦,來到日本後才改成弓月君。這一族人定居日本後,主要以養蠶、農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爲生,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財富,成爲了當地的豪門望族。後來,族人不僅成爲了倭王的左膀右臂,還成爲了那時候的高級統治階級。

此外,劉姓人也是這個時候來到日本的,他們是兩漢皇族的後裔,也是漢族歸化人的主力。這裏面最有名的就是阿知王,他是東漢末代皇帝的玄孫。

當時,漢獻帝被曹丕所廢,貶爲山陽公,奉命安居濁鹿城,阿知王也在其中。

但是,在司馬氏建立西晉後,劉氏家族的地位越來越卑微。因此,阿知王跟大臣們商量,一起搬遷到日本去,免受敵人的迫害。隨後,阿知王帶着族人總共兩千多人,乘船來到了日本島。他們一行不僅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歡迎,而且,天皇還賜給阿知王“東漢使主”的稱號。

之後,阿知王的兒子劉都賀被日本天皇賜姓爲“直”,他的子孫一直都用這個姓氏,不再姓劉。因此,他的三個兒子分別叫:山木直,志努直,爾波伎直。後來,山木直在本土衍生出了二十五個姓氏,志努直在本土衍生出了幾十個姓氏,爾波伎直衍生了出八個姓氏。

因爲,阿知王一族靠手工業發家,所以,很多族人都當上了地方官員,變成了“官人豪族”,成爲了日本古代社會一股強勁的力量。

這就是東漢直氏的由來。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西文首氏。

日本的倭王熱衷於中土文化,於是,就有人向他推薦了王仁。之後,王仁帶着《論語》、《千字文》等經典讀本前來參見倭王。

所以,王仁爲中日雙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爲了西文首的首領。其實,王仁跟樂浪郡的王氏一族還有一些淵源。公元313年,樂浪郡沒有人居住,大部分人搬到了百濟。樂浪郡的王氏一族因爲躲避戰亂從山東半島遷徙至此,他們的後代中出現了很多知識分子,有的還擔任了樂浪郡的地方官員。

而王氏的居住地靠近河道,他們開始做船運工作,並由此發家,成爲了當地有名望的家族。因爲,這些歸化的漢人與東漢直歸化漢人有區別,故將他們稱爲西文首氏。

第三次:隋唐時期:

隋朝結束了分裂狀態,讓中原重新迴歸統一,使封建社會進入了鼎盛時期。

此時的日本正向封建社會發展,內部經歷了一段陣痛期。所以,中原人士看到這樣的日本,便不想東渡了。然而,強大的唐王朝卻吸引了許多日本學者,這些學者一頭扎進了富饒的長安城,收集各行各業的信息,彙編成冊,打算帶回國內。

此時,就有一些高僧在日本僧院的邀請下,東渡傳教,比較出名的是鑑真東渡。等到唐朝衰落後,各地藩鎮割據情況嚴重,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民衆再次選擇外逃,前往日本。

只是,這次東渡日本的規模已經無法與兩晉時期相比了。

第四次:宋明時期:

公元895年,唐朝統治者鑑於日本譴唐使的不友好行爲,宣佈不再待見前來中原的日本人。此後,兩國關係陷入冷淡,直至元朝時期。在這段時間裏,很少有中原人東渡到日本。

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遣中國人到琉球王國,給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而琉球國國王也主動向大明王朝要人,請求他們讓一些中原百姓移民到琉球這裏。之後,到了元末及明末時期,中原戰亂,一些原先王朝的遺民不願臣服於新王朝,於是,離開故鄉,遠赴日本。

但是,這兩次的移民潮,規模都不大,主要在於大家對日本列島沒有那麼嚮往。而且,隨着造船技術的提高和指南針的發明,他們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比如:南洋。所以,大陸上的難民、移民開始大規模的往南洋遷徙,使得人口密集的日本不再是移民的首選位置。

此外,在清朝的統治趨向於穩定後,國內大力發展經濟,國家對民族政策也越來越寬鬆,百姓更願意生活在這個環境之下,而不願意移民日本。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當時兩個國家都在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官方的交往被切斷,民間的遷徙活動被停止。

所以,到了這個時期,不僅移民潮的動力沒有了,連持續兩千年的東方遷徙史都正式的畫上了句號。

參考資料:

【《公元三到六世紀來自中國的渡來人》、《日本書記》、《古語拾遺》、《續日本紀》、《古事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