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兩個內向的人因爲互相瞭解特質,相處會更融洽。就好比內向的人,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安靜,但是在熟人面前卻很放得開。

這個世界,對內向的人總是充滿了偏見。

太安靜、不善言辭、不合羣、完美主義……這所有的標籤,似乎都是爲內向者量身定做的。

以至於,不少內向的人都和我有一樣的困擾和糾結:儘管大量事實證明,很多優秀的人都是內向的人,但還是會暗自羨慕那些性格外向的人,覺得社會對外向者的認可度更高一些。

那些侃侃而談、思維跳躍的外向者,似乎天生就自帶光環。不僅散發着獨特的魅力,還總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吸引到別人的目光。

而內向的人,大多傾向於安靜的待着,表現得很低調。以至於常常被忽略。

我一直覺得這是需要克服的一個缺點。直到看到一本書上寫着這樣一句話:“低調安靜,也可以在溝通中發揮巨大的影響力。”這本書就是《內向 心理學》。

作者西爾維亞·洛肯博士,是德國一位知名的性格諮詢專家。她自身就是一名內向者,並且專門爲內向者這一特定的人羣做諮詢。在她看來,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是人們的偏見,影響了內向者發揮自己的真正優勢。

在這本書中。她深度剖析了內向者的特質。並且從內向者的角度,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幫助內向者更好地認識自己,以及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性格的特色。

01、內向和外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西爾維亞博士認爲,內向和外向其實是一條曲線上的兩極。大多數人都集中在中間部位,只不過有的人偏外向一些,有的人偏內向一些。真正極端的性格比較少。

而大多數人,都能在這條曲線上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舒適區。並且內向和外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着情景的變化而變化。

就好比內向的人,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安靜,但是在熟人面前卻很放得開。

那麼,爲什麼我們可以在這條曲線的中間來回停留,卻很難跨越到另一頭去呢?這是因爲,內向大腦和外向大腦有着本質的區別:

有實驗證明,內向和外向的差異,是由於血液在大腦中不同的運行路徑所導致的:外來的刺激,在內向者的大腦中有更長的神經傳導路徑要走,所以,內向者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做出反應和思考。這就好比兩根不同的水管,短的那一根,出水自然更快。

這就是爲什麼,通常外向者會反應敏捷,而內向者更傾向於深度地思考。

除此之外,外向者的多巴胺更爲旺盛,而內向者的乙酰膽鹼更多一些。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個人是傾向於外向還是內向:

多巴胺讓人精力充沛、對什麼都好奇,所以外向的人更激進;而乙酰膽鹼對一個人的專注力、記憶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內向的人更傾向於深度思考。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因爲生物遺傳的因素,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性格還會隨着社會環境和個人意識的探尋而改變。但對於內向者來說,認清自己的特質纔是最重要的。因爲,這些特質,纔是促使內向者走向成功的關鍵要素。

02、瞭解內向者的特質,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西爾維亞將內向者的特質分爲優勢和障礙兩個部分:

優勢,很明顯就是內向者的優點;但障礙,並不一定是缺點,它其實是我們內心真正的需求。只有認清這一點,才能化腐朽爲神奇,發揮出內向者最大的優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內向者的優勢:

謹慎;自我探索;專注、善於傾聽安靜;善於分析獨立;持之以恆,相比較於交談更擅長寫作;有同理心。

比如:魯豫自曝很內向害羞,但她的採訪卻往往給人很輕鬆,但卻又很有深度的感覺,能夠讓嘉賓敞開心扉分享更多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會產生防禦性的心理。

她主持的談話類節目被 《時代週刊》譽爲“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目之一” 。這其實和她謹慎、專注、善於傾聽的優勢不無關係。

據說,她做跨越千禧年的節目時,所蒐集的資料,將家裏鋪得滿滿的,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就連和她一起合作的餘秋雨,都感慨地說:

擺在她面前的採訪目標,拿出任何一個都能讓一個最有經驗的男記者忙亂一陣,她卻一路悠然面對……

· 謹慎,讓她言行得體、讓受訪者覺得自己受尊重,但又不會有過分壓力;

· 專注,讓她養成了“不做則已,要做就做最好”的倔強性格;

· 善於傾聽和分析,讓她能夠深入思考、並過濾出對方表達的關鍵信息,讓訪談更具有深度……

有人說,世界上 70% 以上的成功者,是性格內向的人。這個數據雖有待查證,但內向者的獨特優勢確實毋庸置疑。

但物極必反,有時候“優勢”也可能會成爲“障礙”。

比如:不習慣與其他人相處,而恐懼社交;又或者是因爲過於注重細節,而忽略了整體;又或者因爲壓力過大,而選擇逃避拖延。

除此之外,過分理智、固執孤僻、害怕衝突等,也是內向者的攔路虎。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舒適區”,待在這個區域裏是最放鬆舒服的,所以會想要避開”障礙“,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其實,障礙並不可怕,早一點認清,反而能更好地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03、日常生活中,如何與內向的人相處?

世界上有多少內向者?1/3還是1/2?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不管你自身是不是內向者,在生活中都會不可避免地要和內向者相處。比如:伴侶、孩子、同事朋友等等。

我們總是錯誤地認爲,性格內向和外向的人有着太大的差別,一定很難相處,但其實不然。

雖然,兩個內向的人因爲互相瞭解特質,相處會更融洽。但是,特質互補的兩個人,也同樣可以相處得很好。比如:

l 伴侶之間:心理學家榮格就認爲,人會找尋與自己完全相異的伴侶,通過互補讓彼此成爲一個完整的整體。

外向的一方熱情陽光,可以處理好一些需要和別人打交道的外部事情;而內向的一方,則會因爲自身的心思細膩、善於傾聽等,贏得外向者的青睞。

張國立鄧婕這對性格迥異的夫妻,就將日子過得讓人豔羨。

鄧婕性格火辣,張國立的性格則比較溫吞;鄧婕喜歡聽輕快的音樂、喜歡唱歌,張國立則更喜歡聽京韻大鼓、喝茶。

鄧婕耍小脾氣或者鬧彆扭的時候,張國立會選擇“避其鋒芒”,讓着她。兩個人連日常拌嘴都透着甜蜜,實在讓人羨慕。

事實上,不管是內向和內向的人相處,還是內向和外向的人相處,訣竅無非是這兩個:瞭解自己的需求、以及瞭解對方的需求。

只要能認清這兩點,那麼即便性格有差異,也能夠和諧相處。

比如:內向的人可以不認同外向者喜歡熱鬧的生活方式,但是,只要尊重對方,給予對方空間,就不會因此鬧矛盾。

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我們即是一個整體,但也需要給彼此留出一定的空間。

l 親子之間:“瞭解對方的需求”,同樣適用於養育不同性格的孩子。

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因爲他們也有自己的人格特質,需要父母的尊重和平等對待。

* 如何養育內向型的孩子?

基於內向者的特質,我們不妨:

· 爲孩子保持獨處的空間,因爲內向者需要通過獨處來獲得更多的能量;

· 安排事情儘量程序化,會讓內向的孩子更輕鬆;

·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需求,鼓勵他們更好地表達;

·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予更多的支持……

這樣,可以讓內向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更放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

* 如何與外向型的孩子相處?

父母不妨多發揮自己內向者的特質,比如:

· 當孩子忠實的聽衆,讓孩子有個能說話的對象;

· 鼓勵和引導孩子遇事多思考,不要太沖動;

·多關注和稱讚孩子,因爲外向者特別需要別人的關注……

其實,不管是面對家人還是同事朋友,只要認清自己和他人的需求,然後尊重這些需求,就能與別人和諧相處。而內向者的獨特優勢,比如:善於傾聽和分析、同理心等,更能在溝通中發揮出巨大的影響力。

內向者的手中,其實握着很多好牌,只不過,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運用而已。

所以,不用盲目羨慕別人,你,也同樣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END——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