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孩子,除非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但是當你打罵完孩子之後,要讓他們吸取教訓,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了,並且表明自己對他們的關心,他們的愛,這纔是重點。所以有時候給孩子講道理,只會讓她們覺得你囉嗦,而關於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明白這兩點。

孩子從小就要學習,而學習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夠提升自我價值,將來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成爲父母眼中的驕傲。但是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纔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很多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遠遠大於孩子在學校考了100分的成績。因爲父母能夠教給孩子的是做人的道理,是人生的方向。但是我們有時候卻對孩子教育出現了差錯,原因就是因爲我們愛給孩子講道理。試問一個小孩子,又怎麼能理解家長跟她們說的那些大道理呢?所以有時候給孩子講道理,只會讓她們覺得你囉嗦,而關於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明白這兩點。

後果式教育,經歷過才明白

孩子的內心是豐富的,看見什麼新奇的玩意都有着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所以當父母阻礙孩子做某一件事的時候,孩子總是會逆着父母的意思來,非要自己嘗試一次才罷休。與其家長苦心勸導,倒不如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後果。因爲只有這樣,孩子纔會認識到自己的行爲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樣纔會從中吸取教訓。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這樣對我。那時候是,我看到商店裏的冰淇淋很漂亮,而且天氣很熱,我特別想喫一個,但是由於我生病剛好,我的父母就不允許我喫,但是我就開始"耍賴",待在人家商店不走,最後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個,結果喫完下午我就拉肚子了,當時氣的我說再也不喫冰淇淋了。從此以後,我就對自己身體有所瞭解,什麼時候該喫,什麼時候不該喫我都記得很牢。所以有的時候,讓孩子懂得後果,纔是最好的教育。

犯錯不要緊,關鍵是吸取教訓

人非聖賢,孰能無惑。大人們在做事的時候都會有出錯的可能,更何況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呢。所以我們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重點應該是放在如何糾正上面,而不是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一直的批評孩子。沒有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孩子,除非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但是當你打罵完孩子之後,要讓他們吸取教訓,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了,並且表明自己對他們的關心,他們的愛,這纔是重點。只有這樣教育孩子了,將來他才能變得越來越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