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计未来三天,济宁大部地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37℃以上。先天汗腺不发达,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药物的人,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昨天是入汛首日

山东多地狂风暴雨+冰雹相迎

今天

猝不及防

济宁今年首个

高温预警来了!

济宁9县市气象台发布

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三天,济宁大部地区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可达37℃以上。请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接下来的几天

瞬间热到发紫

升!

升!

升!

你的短袖回来了

你的短裙回来了

你的花裤衩也回来了

来看一下未来几天

具体天气情况

后天最高温将达39℃!

被热浪包围的天气里

极易发生中暑

权威专家教你不被“烤倒”的秘诀~

受访专家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吴彩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张向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食疗营养教授 周俭

高温最易“烤”倒7类人

1

喝水少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但喝冷饮对胃肠、血管收缩都有影响,建议补充温水。

2

不出汗的人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药物的人,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这类药物包括利尿类的降压药,含“麻”的感冒药,以及胃复安等肠胃药。

3

腹泻的人

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进而引起中暑。

4

睡不好的人

排汗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常熬夜或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不利于散热。

5

肥胖的人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利于散热,通常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6

运动过激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

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有代谢疾病、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也容易中暑。

7

好胜心强的人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做5件事预防中暑

1

少量多次补水

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的水,尤其不能喝冰水)。建议先喝一两杯水(200~300毫升),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

出汗后,除了要适量喝水,还要注意补充电解质,比如喝两三口淡盐水。

2

给身体做物理降温

身体过热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直接躲进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正确做法:扇扇子,或把衣领解开,用温水擦拭腋窝、大腿根、脸、额头等部位。

3

外出不要长时间戴帽子

戴帽子时间长了会分泌大量汗水,在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温湿度提高,引发中暑。

最好不定时拿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4

家中常备中暑药

夏季家中可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片)等,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片)、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不建议两种药同时服用。

5

运动量力而行

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锻炼最好选在室内。

值得注意的是,游泳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清凉,但长时间泡在水里,水分照样会流失。戏水时别忘了随身带瓶水,上岸后马上擦干身体。

白天紫外线较强

注意补水

出门记得防暑防晒

千万照顾好自己哦~

来源:邹城快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