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品牌,然而看似它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商品。就比如小米,虽然大家对小米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只是一个手机品牌,但实际上它不光是手机品牌,而且小米的产品还包括诸多电器产品;再比如耐克,你以为它只有鞋服再卖,然而当你进店之后就会发现,它还把各种箱包,甚至袜子和饰品都有售卖。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品牌,比如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个牌子——南极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极人只是一个内衣品牌,然而南极人不光卖各种衣服,甚至连汽车坐垫、玻璃杯和纸尿裤都能卖。你以为这只是它涉猎广泛?然而你又错了,这背后其实还存在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真相。

毫无疑问,南极人是很多70、80后的美好回忆,因为很多人都穿过他家的内衣,南极人的衣服物美价廉,而且内衣很贴身,穿着也舒服。

不过这也只是以前了,现在的南极人跟以前不同了,它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专注于做内衣的牌子了,光是涉及到的大品类的产线生产线就高达50多个!要知道,很多产品只是挂了南极人的这个商标和牌子,而实物根本不是南极人自己生产加工的。

此前,《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南极人”的一个大秘密:

南极人的所有商品都不是他们自己生产的。品牌的拥有者——南集电商只是品牌的经营者和标签的卖家。

网上有多少家南极商店?目前,南极人全品牌授权经销商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门店4442家。

换句话说,我们买的唯一正宗的“南极人”保暖内衣可能就是这个标签。南极电商2017年年报显示,通过品牌授权和电子商务服务,南极电商的净利润为5.34亿元。

其实早在5年前,南极人就放弃了直销和实体店销售业务。也就是说,南极人在很早之前就不生产商品了,它现在的主要盈利手段就是靠卖吊牌!只要有人愿意出钱,他们就会给授权,如果有相关部门来查,他们还会提供相应的证明。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原来我们一直都被骗了,因为我们买到的所有南极人产品,只有吊牌是真的……而至于商品的真假和销售情况,南极电商一概不闻不问。这也就是为啥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南极人的质量大不如以前了。

关于南极人已经转型卖商标这件事,很多人并不知情,他们之所以一直选择南极人这个牌子,还是靠着以前的口碑。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为啥不自己生产?

事实上,该品牌创立于1998年,创始人张玉祥。在早期,南极人不仅有自己的品牌,还有自己的工厂和销售渠道。不久后,南极人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还邀请了葛优、刘德华为其代言,迅速占领了中国保暖内衣市场。但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纺织行业受到影响,内衣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南极人的市场规模被挤压,产能过剩。

这时,张玉祥模仿同行的“品牌授权”商业模式,关闭了自己经营了十年的工厂,只留下了“南极人”这个标签。开始向厂家收取品牌授权费用,并将销售业务委托给经销商,实行轻资产运营。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时候,南极人的净利润就已经接近9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涨,由此可见,南极人靠卖商标赚钱更简单。

事实上,品牌授权早就已经存在,许多国际品牌都在采用这种运营模式。但是,他们会严格检查授权企业的资质和产品质量。毕竟,这关系到品牌的声誉,关系到品牌能否长久生存。

但是由于南极人只授权商标,对合作伙伴缺乏严格的审查,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得这个品牌的声誉越来越差。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对南极产品的质量存在严重的怀疑和不满,售后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此外,南极产品多次被列入监管部门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

鉴于此,南极人的转变似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依赖于过去的良好口碑。但如果不严格控制合作伙伴的产品质量,随着消费者信任的消失,品牌将失去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发现自己一直选择的南极人是这样的经营模式,你会作何感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