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小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是英雄未路。被擒時己報必死決心,東吳的諸葛瑾來麥城勸降關羽。關羽說:“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被擒時己抱必死決心。孫權本欲勸其歸降,但關公罵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爲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雖然如此,但孫權不愧爲江東領袖,他下決心斬關羽的原因並不是因爲關羽罵了他。
關羽水淹七軍,生擒曹操大將於禁。關羽對於禁並沒有爲難,只是把于禁軟禁起來。曹操也可能採取這種策略,這樣做既可以避免與蜀國的矛盾衝突升級,又可以不傷與吳國的和氣。這時候的關羽就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處理不好會傷及自身。冷處理一段時間,曹操有可能放關羽回西蜀。關羽已年近六旬,利用價值不大;順手做個人情,可以瓦解蜀吳兩國之間的關係;關羽和蜀主劉備親如手足,放關羽回去,可以暫緩魏、蜀兩國之間的敵對關係。
關羽對曹操來說,是個仁義誠信的忠勇之士,是他最佩服人之一,雖戰場上是敵人,可是二人彼此都有救命之恩,雖然知道關羽不降他,但是他各自都互相存有真情實意的情義。二:曹操是個聰明的軍事家,知道殺關羽會使蜀國舉兵伐魏,當時蜀國的力量也值得考慮的,就以孫權派送關羽的首級給他時說:孫權是把他推到爐火上烤,就憑這句話他就不殺關羽。
當年,關羽和曹操土山約定三事,降漢不降曹,才短暫歸順。後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後,便毅然離開。由此可知,關羽忠於劉備,忠於漢室的,是不會真心投降曹操。曹操留着關羽可以說毫無用處,如果曹操無限期囚禁關羽,也會招來劉備的敵視,弊大於利。此時關羽已經年近花甲在戰場上,關羽很難再有所作爲。曹操將關羽放了,纔是最正確的做法。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