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穷苦的小伙儿病倒他乡,无钱医治,被客店抬到路边等死。一位老板见状心生怜悯,为小伙儿请医生治好病,还留小伙儿在自家商号干活儿。这位老板曾经借出一笔巨款,对方拖欠九年一直未能归还,老板发话:谁能要回钱,家产分对方一半。被救的小伙儿感念老板的救命之恩,克服重重困难,为老板要回了这笔巨款。

这个小伙儿叫宁长福,老家是青县大兴口,出身贫寒。他自幼父母双亡,依靠本族的一个远房婶娘长大成人。为了混口饭吃,宁长福说他想去天津找活儿,他二婶没有阻拦,并给了他一件白布小褂和几块钱。

宁长福到了天津举目无亲,只好找了一个小店暂且存身,每天外出找活儿,但无亲无友一点儿头绪也找不到,二婶给的几块钱也要花光了,连愁带急再加上连日奔波外感风寒,病倒在客店,无人照料,病体日见沉重,眼看奄奄一息,店主害怕宁长福死在自己店里影响自己今后的生意,便叫人将宁长福抬出店外。这时的宁长福心里明白,但身体却无力动转,只好闭眼等死。

就在这时,天津市大商号——祥字号的老板从此路过,见到宁长福倒卧路边,便让随从查问原因,当得知宁长福的情况后对宁长福的遭遇十分同情,便派人把宁长福抬回自己的店内,立即派人请来医生为宁长福治病。

在店主这里,宁长福得到精心照料。加之宁长福年轻体力不错,所以不多几天宁长福病体痊愈,经他请求店主同意留他在店里当了一名小伙计。这个祥字号买卖做得很大,伙计很多,别人都比宁长福来得早,所以柜上买卖根本用不着他,他的活就是替店主、大师兄们斟茶倒水、扫地、倒尿盆,做些伺候人的事。店主有事找伙计们商量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但细心的宁长福却发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最近几天店主召集伙计商量事的时间既多又长,且每当商量完后,总见店主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后来他经过打听,终于明白店主为什么烦恼了:九年前,一个英国商人借去店主一项巨款,言说归国后以此作为本钱在本国经商,三年为一期,还店主三倍的银钱,双方签订了协议。

哪料三年期满对方人信均无。店主派了一个伙计去英国要账,哪知一去就像石沉大海人银未见。六年头上,店主又派了一个伙计前往要账,也和第一个同样至今不见消息。现在九年了,店主寻思,再派人吧,谁也不想去,不要这笔账,岂不白白便宜了对方?店主还说,他宁可把的家产分一半给要账的人。要知道,店主是当地的富豪,他的家产非常可观。

宁长福得知此事,不由又惊又喜,惊的是好好两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喜的是有机会能报店主救命之恩,便找到店主说:“主人您甭为难了,这件事交给我办好了,我替你去英国要账。”店主说:“不行,前两个人都是经多见广的智多星尚且不行,你这么年轻又当怎么样呢?再说有个好歹我怎么向你家里的人交代呢?”

宁长福哈哈一笑说:“这点您别担心,我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姐妹孤身一人,没人来找您麻烦的,我愿为您去要账,就便是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店主人一看宁长福去意坚决态度诚恳,便答应让他前去,嘱咐要小心,并为他摆酒饯行,给他很多钱作为路费。

宁长福一路顺风平安地到达英国伦敦,找到一家中国开的旅馆住下,除去吃饭睡觉外,每天都在外边溜达,了解当地买卖行情,交通地理,及那个债主的有关情况,如不外出就和旅馆主人一起闲谈,言说自己此行是了解一些英国商业情形,准备找一英国人共同经商,并要旅馆主人给推荐一下当时英国商人的头领,说来说去才知道那个借钱的英国商人回国后靠借来的本钱大搞投机活动,已然暴富,成为伦敦屈指可数的商人头领,他和这个旅馆的主人是老相识。

从旅馆主人的嘴里得知,前两次来要钱的都住在了这里,账倒是要得很顺利,可是一等他们想返回天津时,那英商就派人跟踪,找机会把他们杀死,把死尸扔在海里,把银钱又夺了回去。

宁长福听后暗自盘算这账的要法。从此后和旅馆主人更加亲近,给旅馆主人家属买了贵重首饰,多次宴请旅馆主人,并和旅馆主人结成生死之交,旅馆主人年长为兄,宁长福年少为弟,二人真是情同手足,相见恨晚。

这日,宁长福不吃不喝愁眉不展,旅馆主人一看十分纳闷,便询问原因,宁长福说道:“实不相瞒,我原先和你说的都是假话,我也是从天津来此向英国人要钱的,现在我已调查清楚,要想办成此事必须大哥帮忙,不然小弟也就只死没活了。”

旅馆主人听后沉思片刻才说:“这英国商人耳目众多,这事需从长计议,不能操之过急。”宁长福点头称是。时光迅速,宁长福来到英国将近一年了。这一日旅馆主人找到宁长福说:“现在有一机会可如此如此来办。”于是二人照计而行。

却说这日英国商人又开一分公司,邀请全城巨商共同庆贺,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正在宾客欢宴时机,仆人送上一份贵重的礼单,言说有人求见,那英商一看名片并不相识,但看在礼物份上便赶紧出厅相迎。这时宁长福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走上前来,宾主互道寒暄,然后席上落座,宁长福开口:“小可来此,一来登门庆贺,二来从国内奉主人之命前来讨要以前账目。”说完,拿出协议让众人观看真假,大家看罢都默不作声,众人齐看那英国商人,在此场合,那英国商人二话没说当即开了支票交给宁长福。

宁长福在别人的护送下,马上离开伦敦,转道巴黎,返回中国。他还在法国贱价购进一批皮货,用轮船分批运往中国。这一切全是事先安排好的,以防像前两个要账的人那样遭到暗算。

宁长福离开天津整整一年了,音信皆无。店主人估计他凶多吉少,正在房中闷坐,忽听伙计来报宁长福已回。求见主人,店主大喜过望,连鞋也没来得及穿好匆匆外迎,果然宁长福神采奕奕地站在自己面前。

店主赶忙拉宁长福就座,让他细谈要账经过,宁长福一五一十向店主叙说清楚,并说他自作主张将要来的款全部托旅馆主人买了皮货,并说出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英国商人的追杀,店主听后大喜,夸奖宁长福足智多谋,大摆宴席为宁长福接风洗尘。

不几日,载着皮货的轮船按期到达,店主派人一一点清收好,巧的是那年天气奇冷,皮货昂贵,店主人这批皮货赚了他本钱的几倍的钱。一天,店主召集全店所有人员摆下酒席,向大家讲述自己这次摆酒的目的,即按照以前所说将自己的全部家产分一半给宁长福,宁长福再三推辞。

最后经大伙从中协商,把这次皮货的卖价一半给宁长福,宁长福一看实在没有别的法了,于是接受大家的意见,将这些钱归到自己名下,在店主店里入股,成为本店股东之一,他们的买卖越做越兴隆。宁长福发家之后不忘家乡,在家乡建义校让贫苦孩子就读;建义仓救济吃不上饭的百姓;建义宅为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安排住所,深受家乡百姓敬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