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大部分人伏案工作,低頭看手機,運動減少,作息不規律,導致患頸椎病、肩周炎、膝關節炎、腰椎病等越來越多。

現代醫學對此病的診斷手段很先進,但治療上還限於消炎治痛,沒有從根上下工夫。喫藥止了痛,停了藥又復發。消炎鎮痛藥損傷胃黏膜,往往是這個病未解決,又添了一個新病。

然而,古代先人留下的針刺術(鍼灸),卻在這方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鍼灸的應用

這幾個月,因爲疫情的影響,呆在老家休整。親朋聞之前來問診。

有一位女患者,68歲,腰痛兩個月。在她對側手上取靈骨,大白穴。患側取腰痛穴,針後疼痛立即大減。針刺第二次後已痊癒。

另一位也是女患者,72歲坐骨神經痛,沿大腿一直至腳背放射,一直到腳背,腳趾頭,踝關節和腳後跟亦疼痛,已有一年多。在對側取肩六穴、手六穴和小節穴,患側取足三重,針刺三次後痛大減,七次基本消失。至今兩月,未見覆發。

在衆多的案例中,這只是其中兩則。鍼灸還可以治療偏頭痛、胃痛、甲狀腺結節等內科病,還可以調理痛經、乳腺卵巢囊中、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有些人不理解,小小一根銀針,爲什麼可以治療疾病?尤其是痛症,有時是消彌於須臾之間。這個道理,可以說是既深奧又簡單。

鍼灸爲何能治病?

從道家來說,萬物一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即是陽中分爲太陽和少陽,陰中又分太陰和少陰,即是陰陽之中又有陰陽。

四象生八卦也是同樣道理。八八六十四卦,其實就是陰陽的化生,其中表現各異,千變萬化,都是陰陽的變化,包含於整體又反映整體。

中醫治病講究整體,源於道家哲學思想,局部是整體的縮影,部分包含整體的全部信息。天地是大宇宙,人體就是小宇宙。人體中,每一個臟器,每一個部位又是小宇宙中的小宇宙。所以足底按摩,耳穴治療可以調理全身疾病。手相,面相,舌象都可以反映整體的信息。

全息理論在中醫四診,辯證用藥中,時時刻刻都在應用。它就是中醫的象思維,就是天人相應思想的體現,是中國古代哲學智慧的根本。

現代科學也在不斷驗證,比如細胞克隆,量子糾纏,激光照相術等,都在用宇宙全息律解釋萬物一體。

只是我們的鍼灸術,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在應用它來解實際問題了。

優秀的鍼灸體系,大多運用了這個全息理論。

比如董氏奇穴講人體分成一一,二二,三三······一直到十十部位,每一部位都能治療全身各個地方的疾病。

再如任之堂主人餘浩,從足底的全息對應,悟到手上亦有全息對應。“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創立陰陽九針,只在手上取穴,治療全身疾病。這是宇宙和人體的全息理論。

傳統針法裏的全息八總穴,可以用四句話概括:“頭顱太沖求,面口合谷手收。頸項尋列缺,腰背委中走。心胸取內關,肚腹三里留。少腹三陰交,四肢對應取。”這也是用全息的理念看待人體。

爲了直觀地理解,這裏放幾張圖。在董氏奇穴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小節穴,用於治療踝關節扭傷。

左踝關節痛,要針右手大拇指指掌關節處(右手小節穴),反之亦然。

位置:位於大指本節掌骨旁(在肺經上)黑白肉際上,握拳(大拇指內縮,見圖片)取穴。

左膝關節痛,針對側肘關節的尺澤穴。(高樹中一針療法)

位置:尺澤,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別名鬼受、鬼堂。屬手太陰肺經。合(水)穴。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微屈肘取穴。

這就是運用了全息對稱律, 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頭痛醫腳,膝痛醫肘。卻常常比局部痛處扎針效果更理想。

所以,下次遇到醫生不在痛處,卻在離痛處好遠的地方扎針,也不需要奇怪了哦。相反,這個醫生應該是理解中醫的真中醫啦!醫生

張燕明

主治醫師

中醫科

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主治醫師。臨牀經驗十餘年。

擅長

針、藥、灸並用,治療中風,面癱,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炎、腿痛、血管神經性頭痛,乳腺增生,胃炎、冠心病,溼疹。擅長結合先天體質狀態治療小兒感冒發熱,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過敏性咳嗽、咽炎、扁桃體炎,體弱易感,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厭食、疳積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