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古代,礼作为人们公认的社会文明和隐形的等级制度,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从周朝开始,官方的宴饮就受到食物和器具材质、数量的影响,渐渐地,又过渡到座次方位、宴席与主人远近的影响。在宴饮活动中,主要是以鼎的数量来分辨饮食者的尊卑上下,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地位如何,看鼎就行了。

刘邦狡诈,趁项羽在前线奋勇杀敌时,他带领军队占据关中。这让项羽十分恼火,于是听从亚父范增的建议,在鸿门设宴会见刘邦,并趁机除掉他。
这是一场王者的较量,这场宴席暗含了刘、项两大集团的政治命运,在此之前,项羽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个人魅力,都远胜刘邦。可是在此之后,双方优劣暗中扭转,项羽渐渐失去了他称王称霸的优势。
一场宴席为何如此重要,竟能扭转乾坤?这就要从古代的宴饮礼仪和政治关系说起。
一、哪里有宴饮,哪里就有礼
古代的宴饮和现在的聚餐不同,虽然都是以饮食为中心的聚会,但宴饮是宴会和宴席的合称,也叫“宴飨”、“宴享”等。
饮食中的“礼”,最开始是起源于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开吃之前一定会祭神、祭鬼、祭祖先,这就是所谓的“礼,饮食必祭,示有先也。”
让鬼神和祖宗先饮先食,之后自己才能享用,这种祭祀在前的饮食顺序,是“礼”的原始意义。
随后,饮食中的祭祀之礼延展到社会中,“礼”的内涵就增加了贵贱等级、长幼之别等政治伦理秩序。最终,“礼”被统治者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二、纷繁复杂的宴饮等级文化
西周时期,周公将“礼”带入人们的生活,不仅朝廷的官方活动体现着“礼”,普通民众的饮食也被纳入“礼”的范畴。
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饮食的多少,使用的器具材质、就坐方位等,这些饮食礼仪都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和政治色彩。
(一)器具的配置和席位安排
宴饮中的等级尊卑,在器具配置和席位安排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礼记·礼器》中记载宴饮中食器豆的配置,分别为: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我们从这则记载看出,在吃饭时,周天子可以使用26豆,公卿可以使用16豆,诸侯可以使用12豆,上大夫可以使用8豆,下大夫可以使用6豆。

也就是从统治阶级金字塔顶端往下,人们可以使用的器具数量越来越少,数量的变化体现着身份的尊卑贵贱。
在食物类别方面,《礼记·王制》曰: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在古代,必须是祭祀之类的重要活动才可以杀牛宰羊,因为牛羊在古代十分重要,它们是农耕的主力。朝廷规定诸侯遇大事可以杀牛,大夫可以杀羊,士可以杀猪狗,普通人更不能随便吃好的。

而坐在金字塔顶端的周天子祭祀,用的是“太牢”,“太牢”指的就是牛羊猪各一只,把头砍下来,用鼎煮好,整头上祭。
这些配置,完全不是按劳分配,也不是按需分配,而是按尊卑分配,地位越高,可以享用的资源就越多。
在饮食器具使用上:“古礼,食不共器,器之多少以爵秩而分”。
先秦时期的主要器具是鼎,鼎的用途很多,可以用来祭祀,用来煮肉,更重要的是,它是权力的象征。
与上文一样,鼎的多少,与饮食者的爵位等级、身份尊卑有很大关系。

《左传》中记载了西周春秋统治阶级使用鼎的情况: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在宴饮活动中,主要是以鼎的数量来分辨饮食者的尊卑上下,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地位如何,看鼎就行了。
这种习俗直到汉以后才渐渐消失。
先秦时期会出现这种“礼”的规定,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什么东西都很稀缺,统治者制定明确的礼制规定,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统治。
(二)酒具类别与朝向区分尊卑
上文中的器具和食物是以数量分尊卑的,酒具则是以类型、规格、在宴席上摆放的位置来分辨尊卑的。
《礼记·少仪》云:“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
古代筵席上,盛酒的器皿有尊也有壶,酒壶和酒尊都有面鼻,君主参加宴饮时,酒尊的鼻要面向君主才合礼。
对于酒具的使用,也有鲜明的尊卑意识。先秦时期的酒器有三种:觯、角、爵。
一般来讲,身份最尊贵的人用觯,身份卑微的人用角,而大夫、君使等人用爵。特别是爵,衍生出贵族身份等级的“爵位”。爵位又分为五等,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区分这些人的地位就是看他们使用的酒器。

(三)饮食器皿看尊卑
不同时期不同质地的饮食器皿具有划分等级标准的作用。
先秦时期,贵族一般使用青铜器具,因为青铜提炼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从而产量少,所以被拥有权力的贵族占有。平民使用的器具一般是陶制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的冶金技术越来越纯熟,提炼出金、银,烧制出瓷器,此后,不同阶级开始使用不同材质的器皿。
比如,武则天时期规定:“诸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浑金玉;六品以下,不得用浑银。”
一品以下的官员,不能使用金玉材质的食器,六品以下的官员不能使用银器。

明朝也有相关记载:“凡器皿……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用金,余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用银,酒盏用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用银。余皆用瓷、漆、木器,并不许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
在封建王朝礼仪的制约下,依品用器成为官场宴饮有趣的礼仪。除此之外,饮食器具的颜色与装饰花纹也不能乱用,它们同样标志着不同等级和身份。
(四)坐席的朝向分贵贱
《鸿门宴》中,司马迁详细写了项羽、刘邦两大集团的坐席: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不了解古代坐席文化的朋友可能觉得这很正常,座位嘛,都一样。但是,这句话中不但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尊卑地位,也可以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大的性格特点。因为坐席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仪。
我们先来说“席”。古代是跪坐在座位上,这一动作叫做“跽”,也就是前面坐下而臀部放在脚后跟。先秦时期,要在参席者就座的地方铺上席。不同身份的人所处的席位是不一样的,《礼记·燕义》载云:
“席,小卿次上卿,大夫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位于下。”

也就是上卿的席位比小卿的高,小卿的比士大夫的高,而士与庶子在堂上没有席位,只能在台阶下依次站立。
所以在《鸿门宴》中张良只能面朝西站在刘邦身边,因为他此时的身份是刘邦的谋士,不配有坐席。
除了席位的次序有别,席的多少也有别,《礼记·礼器》也记载:
“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也就是周天子的席子要铺五层,诸侯的要铺三重,大夫比诸侯还要少,席的多少表明身份差异。
除此之外,席位的朝向和方位也有讲究,君臣之间、主宾之间都是有差别的。

古代的房屋构造有堂和室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室”是人们居住的地方,要进入室中,必须先到堂。而堂相当于一个有顶有柱的高台,要到堂上,必须从层层台阶上去,所以又叫“升堂。”
一般来讲,外人是不能入内室的,只到堂上。
由于我国是北半球,所以多数房屋的朝向是坐北朝南。那么堂屋中,位置最尊贵的是面朝南向的座位,在内室中最尊贵的是面朝东向的座位。
我们现在来看《鸿门宴》的座位,项羽和项伯在面朝东的位置上,范增在面朝南的位置上,刘邦在面朝北的位置上,张良在面朝西站立。
从项羽等人的座位来看,他们毫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足以说明他们目中无人,骄傲自负。

古代上朝时,君臣同堂,皇帝地位尊贵,坐北朝南,群臣面朝北拜见君主,后来这一礼仪也被引申为臣服于人。
晋朝后,宴席逐渐从一人一席,过渡到多人一席,于是又有了座次和席次的区别。一般以南北开席为敬,以与主人距离的远近表现尊卑。
隋唐以后,在多人一席的宴饮中,人们往往以左为尊。
等到了宋朝,随着四方形八仙桌的出现,人们开始以南向为尊,西向为上,东向次之。也就是坐在东面的客人地位高于西面的,敬酒时按从东向西的顺序进行。
明朝为了防止大臣们哄抢座位,保证宴会有序进行,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正中,坐北朝南,御宴摆放在御座东西;皇太子位安置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位于殿东西两向;群臣四品以上位于殿内两侧,五品以下位于东西殿廊。

在中国古代,礼作为人们公认的社会文明和隐形的等级制度,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从周朝开始,官方的宴饮就受到食物和器具材质、数量的影响,渐渐地,又过渡到座次方位、宴席与主人远近的影响。
这些界定官僚地位尊卑的政治伦理秩序,表现出古代礼制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政治意识。
后记
官方的宴饮名目多样,性质各异,君主还常通过宴饮表露对文武官员的态度倾向,官僚政客通过宴饮进行贿赂、谋杀或试探等屡见不鲜。宫廷大宴或官方宴饮活动所蕴涵的政治意义,在朝代变迁中不断上演。
古代的宴饮,绝不是简单地吃,而是以宴饮为外壳,以“礼”为内核的政治活动,它反映出的是尊卑观念的政治意识。
我就知道你“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