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舌质浮肿娇嫩,舌体胖大,有时舌边有齿痕,都属于气虚、阳虚的征象。如舌上光滑无苔,全部呈红色舌质,称光苔,多为阴虚征象。

作者:平遥中医

大家可能有过同样的经历,找中医看病,医生常会说“把舌头伸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舌最能够客观反映机体内部的情况人体,一旦身体发生疾病,舌往往出现变化,医生可以根据舌头上的“蛛丝马迹”来诊断疾病了。所以,舌诊和脉诊一样是中医诊断疾病、用药的中药依据。

那么怎样来看舌呢?医生主要是观察舌苔和舌质。舌苔是覆盖在舌表面的一层薄薄的物质,正常人的舌苔较薄,而且是白色的,称为薄白苔,舌质指的是舌的颜色,正常人一般为淡红色、不胖不瘦。

人体生病的时候,首先可以见到舌苔的变化,进一步才发生舌质的变化。如果舌苔由薄变厚,由白色变为黄色、焦黄色甚至黑色,说明疾病由轻变重;同样的,当舌质由淡红变为红、绛红甚至紫色或出现青斑,就说明疾病加重了。

根据舌表面异常部位的不同,也可以作为疾病的辅助诊断。舌尖常能放映心和肺的异常,舌中常能放映脾、胃的异常,舌的两边常能放映肝胆的异常,而舌根常放映肾的异常。

舌苔

正常人舌上有薄薄的一层白苔。有病时舌苔常常发生变化。如舌苔的增多、增厚、剥脱或颜色的改变。

白苔

多见于表证、寒证或脾胃有湿。

黄苔

多见于里证、热证。

灰苔

是较黑色淡的舌苔,多见于热证、湿证。灰而干燥为热象;灰而滑腻多属于寒湿。

黑苔

多属于热盛之象,也可见于寒证,一般是病情较重的证候。黑而干燥无津,多属热极津液耗损;黑而润滑,常见于阴寒偏盛或痰饮水湿的病症。

剥苔或光苔

舌苔中间呈块状部分剥脱,呈现红色舌质,界限分明的,称为剥苔。如多处剥脱,大小不等,称为花剥苔,多属于正气亏虚或脾胃薄弱的征象。如舌上光滑无苔,全部呈红色舌质,称光苔,多为阴虚征象。

腻苔

舌苔增厚,看上去呈黏糊样的,称为腻苔,多为湿重的征象。白腻苔为寒湿,黄腻苔为湿热。

舌质

正常人的舌质呈淡红色,鲜而润泽。常见的病态舌质有红舌、降舌、淡白舌和紫舌。

红舌

较正常舌色为红。在急性热病属里热证,在慢性病多属于阴虚证。红而起刺,属于热极;红而干燥,为热盛而津液不足的征象。

降舌

为深红色的舌质,表示里热,热势较红舌者更加严重。

淡白舌

舌色比正常人淡白,一般属于气血不足和阳虚。

紫舌

舌色呈紫色或青紫色,或有蓝紫色斑点,多属于瘀血征象。

舌的形态

胖嫩

舌质浮肿娇嫩,舌体胖大,有时舌边有齿痕,都属于气虚、阳虚的征象。

芒刺

舌上起刺为热中的表现。

裂纹

舌面上有裂纹为阴虚、血虚的表现,在热性病为热盛伤津的征象。

颤动

舌体颤动不定,常见于重证的急性热病或肝风内动。

偏舌

舌伸出时偏向一侧,多见于中风病人。

另外,临床也有不少不正常舌象的“正常健康人”,也许体内已有某种潜在的病理变化存在,而暂时尚不能为检查手段所发现,也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体内的病变。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