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古代殺傷力MAX的武器,火藥絕對榜上有名!作爲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中華民族的驕傲,長久以來的使用方式卻被魯迅先生毫不客氣地開懟:“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

這就讓人奇怪了,一個最早被中國人發明並應用在戰場上的神器,竟成爲了魯迅先生筆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對象,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查看關係圖譜

火藥起源於煉丹術

本想長生不老,竟造出了這玩意兒?

在對待生死這件大事上,古代的皇帝們實力詮釋了:不愛就堅強,要愛就瘋狂!左手權力,右手美女,不弄個長生不老都對不起眼前的榮華富貴。然而,誰也沒想到,正是因爲對壽命的執念,竟陰差陽錯地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其實,這事兒得從戰國時一個賣狗皮膏藥的方士說起。

當時,楚國有一名方士整天做着一夜暴富的白日夢,他拿着一顆顏色怪異的小藥丸,逢人就吹能包治百病,甚至還可以長生不老。爲了讓風頭更盛,他故意來到市集裏開宣講會,給百姓洗腦,誰知因爲吹得太神,竟傳到了楚王的耳朵裏。

楚王心想,長生不老這種好事,豈能讓他人先享受了,於是派人火速請來了這名方士。按理說,見到大王后把他哄開心了,升官發財不是分分鐘的事?可是方士心裏虛啊……

這哪是神藥呀,明明就是用硫酸等化學物品混合製成的假藥。敢在皇帝面前賣弄,不等於墳頭蹦迪嗎?可是,皇帝都指名道姓要見他了,與其抗旨死還不如看看再說。抱着這種心態,方士惶惶不安地前來覲見,結果場面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楚王讓方士把藥呈上來時,竟被眼紅的侍衛搶先一步奪來喫了。速度之快,朝堂上衆人懵逼,楚王大怒,要殺侍衛。侍衛說:“我要是被殺了,就證明這藥是假的,豈不是告訴世人您被騙了嗎?”楚王一聽好像很有道理,只好把他放了。

古代方士爲皇帝煉製“長生不老藥”

沒想到,這個故事傳來傳去,最後竟然成了“一位法師給楚王獻上不死之藥,被侍衛喫了,楚王怎麼殺都殺不死他”的神話……從那之後,後世皇帝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都開始招募方士煉長生不老仙丹。

要發展,就得創新。方士們爲了給皇帝交差,不斷創新煉丹技術,從“水法煉丹”改進成了“火法煉丹”。但搞笑的是,他們煉來煉去,也始終沒能阻止哪位帝王嗝屁。慢慢地, bug就出現了:

有一天,某位菜鳥方士在煉丹時因爲用料過猛,竟將丹爐燒了起來,還把自己的臉和手都燒壞了。煉丹圈才突然意識到:“WTF?煉丹用的火,威力竟有這麼大?”

煉丹不慎導致起火

於是,他們記下了這個很重要的經驗: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爲“着火的藥”。就這樣,在隋末唐初的時候,火藥以煉丹衍生品的身份,在歷史的舞臺正式出道。

腦洞有多大,威力就有多大

世界上最難填滿的是宇宙中那個黑洞?不不不,是人類的腦洞!五代十國時期的吳國將領鄭璠,把火藥玩出來新花樣!

這貨從小就是個熊孩子,喜歡拿火藥表演些新奇的把戲嚇唬同鄉小朋友,沒想到長大參軍打仗時竟因此搞出了個影響人類歷史的大發明。

天佑元年,鄭璠進攻豫章時,守城的敵軍緊閉城門,他的部隊久攻不下。眼看着仗還沒打完,兄弟們都餓得叫苦連天,鄭璠急中生智:硬衝不行,就用遠程攻擊;威力不夠,火藥來湊!於是,他命人在箭頭上綁火藥球,點燃後齊刷刷往城門射。

古人使用的“火箭”

沒想到這還真好使!成百上千的火藥球成功將城門燒燬,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城池。後來的人們震驚於火藥球的戰鬥力,於是把這個發明叫作“發機飛火”,也是火藥第一次被用在貨真價實的戰場上。

鄭璠更沒想到,後來他會有一位名叫陳規的腦殘粉,模仿自己的發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槍——長竹竿火槍。

和前者相反,這種笨重的火槍是用來防守的。於是此後的攻城戰中就有了這樣的循環:攻方搭起攻城天梯——守方拿出火槍燒天梯——攻方跟着燒燬的天梯下去……對,這是名副其實的噴火槍!

長竹竿火槍

只能燃燒卻不能爆炸的火藥,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宋朝人當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在紹興三十一年的宋金採石戰爭中,出現了史上第一種用於爆炸的火藥 “霹靂砲”。名字聽起來很酷炫,實際上這就是一種摻有石灰的紙炮,開打之前宋軍把它點燃丟出去,然後衝上去砍那些被爆炸揮散的石灰煙霧眯住眼睛的敵人……這哪是什麼炮彈?根本就是小流氓們打架使用的暗器!

金人在這場戰爭中喫了癟,倒也長了記性,很快就根據“霹靂砲”的原理,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爆炸性火器“鐵火砲”——最早的鐵製外殼炸彈。

博物館中保存的元朝“鐵火砲”

有了這種革命性的爆炸火藥,我們日常所說的槍支彈藥纔有可能出現,西方人的火器歷史正是從鐵火砲的傳入開始的。

爲什麼後來比不過西方了?

說到模仿技術,西方人至今還是被中國甩開一大截,更不要說幾百年前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了。比如中世紀手抄本中出現的這個造型奇特,越看越搞笑的“鐵瓶炮”,在同時期的元朝銅火銃面前,簡直就跟玩具沒什麼兩樣!

這就讓人奇怪了,按理說火藥是我們發明的,火槍、炸彈、大炮也是我們的更厲害,那清政府到底是怎麼敗給洋鬼子的?

1、炮可沒有馬跑得快

打個比方,假如你率領當時的明朝軍隊,和蒙古騎兵打一仗,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

蒙古人衝過來了,你們在裝子彈、抬炮彈;蒙古人拔刀砍人,你們開始瞄準;蒙古人殺完了前排部隊,你們終於點燃引信;蒙古人開始慌了,你們的炮卻突然炸膛了……這樣打仗,您到底是在打對面,還是在坑自己呢?

反觀西方人,自從擁有了火藥這種大殺器,他們的戰爭便成了互相炮轟的攻城戰。1453年4月12日,固若金湯的君士坦丁堡,在可怕的烏爾班巨炮面前也被分分鐘拿下……

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帝國的烏爾班巨炮攻陷

2、再大的牛皮也有吹破的時候

在西方人逐漸走進科學時,中國軍事家卻還在用相生相剋的玄學理論探討軍火。那些沒有科學知識的文人們,雖然無法準確描述軍火,卻擁有好用的技能——吹!

《金史》曾說“震天雷”的爆炸聲“聞者百里”;《武備志》記載中的手銃,只用三錢火藥就能傷敵於三百步之外,敵軍人馬中彈後被直接射穿,一次還能貫穿好幾個……難道那時的軍隊都是某神劇中“八百里開外一槍斃敵”的神兵?

等到國外的各種大炮、火銃傳入中國時,人們才驚奇地發現:臥槽?原來我們的火器這麼辣雞!

3、井底之蛙怎知天空廣闊?

就算科技再發達,沒有政府的支持也是白搭。說到這裏,清政府可以出來背鍋了。

由於清朝是八旗軍騎在馬背上打下的江山,所以清政府也理所當然地認爲:科技?我們的騎兵天下無敵!外交?外面那些野蠻低劣的民族不配!狂妄自大加上閉關鎖國,導致數年間我國的火器技術完全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清政府慘敗於西方入侵者

清朝末年,西方人帶着領先中國兩個世紀的火器裝備入侵,在槍林彈雨的怒吼之下,滿清政府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美夢終於被炸得粉碎。回望那慘烈的戰果,也難怪魯迅和無數中國文人會發出爆竹之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