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孩子選擇幫助媽媽做事情的時候,是最想要表現自己的時候,想要得到媽媽的誇獎和認可,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拒絕或者批評了孩子,對於孩子造成的打擊和傷害將會是平時的幾倍還要多,有可能就會成爲童年的陰影,影響一生。培養孩子幫助自己,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只有從小就讓孩子做事情,長大了之後纔會處理自己的生活,反觀那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長大之後將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

近期在網上有一位外國媽媽分享的孩子日常,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這位媽媽因爲想要給自己的新家刷上油漆,於是帶着孩子去了新家,結果一眼沒看見,孩子自己就跳到油漆桶裏玩去了。

對於這種事情,經常有寶媽哭笑不得,鄰居小柳最近就對於自己孩子有些頭疼,孩子熱心要幫忙是一件好事,不能總拒絕,但是往往都是在增添倒忙,增加了小柳的工作量。比如這一次,孩子特別積極的說要幫着媽媽拖地,結果把廁所的拖把拿了出來拖客廳,導致家裏一直都有一股味。

沒有辦法小柳只能通風很長時間之後,又用清水拖了好幾遍地,累的自己腰痠背痛不說,還得笑着誇孩子做得真棒,不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看着孩子興高采烈的繼續禍害,只能淚水往自己肚裏咽。

平時寶媽們聚集在一起,只要提起孩子做的這些事情,總是有吐不完的槽,全是孩子們的好心幫倒忙的事情。

一、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哪些幫倒忙的探險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第一個模仿的偶像就是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模仿母親的一舉一動。有一位母親分享這麼一個另別人心痛的事情,兒子爲了給綠植澆花,將自己的價值三四百的護膚神仙水倒在了花上。

更有一個母親的分享讓人哭笑不得,說自己孩子特別的機靈,看見自己的蘭蔻護膚水快用完了,馬上去水龍頭將自己的蘭蔻水灌滿了,剩餘的護膚水就這麼浪費了。

尤其是當小孩子上了學之後,老師的話就是聖旨,比爸媽哄着騙着都好使,最想要獲得的認可就是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因此他們特別喜歡在各種方面表達自己的獨立。幫助爸媽做家務就是孩子們爭相表現的事情,孩子看到寶媽最長做的事情就是打掃衛生,在打掃衛生的過程中還可以玩水,這是孩子最樂意做的事情。有些孩子模仿寶媽將洗衣粉放在水裏,一邊玩一邊擦,將客廳、沙發、桌子和自己身上弄的全都是泡沫。

更有一些小孩子是自己媽媽廚房的小幫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幫助媽媽摘菜,將好的葉子全部扔掉,只剩一個根莖。就算是廚藝最好的寶媽面對這種事情,也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了。

二、爲何孩子特別鍾愛這些幫倒忙的探險

小孩子在3-6歲之間,是一個在人格上想要獨立,對於世界又有着無限精力去探索的年紀。

3歲之後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得到父母的尊重,開始爲了在這個家裏有存在感而努力。在平時主要表現在個人的生活獨立,比如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喫飯等,家庭中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因此開始幫助母親做些事情,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這個階段父母的態度,就決定了孩子性格的形成,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害怕孩子受傷,什麼都不讓孩子做,這種行爲反而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巨嬰的產生就是這麼養成的。

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是一直存在的,他們天生就非常的大膽,不知道什麼叫做害怕,對於所有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他們開始觀察一些生活上的細節,不同的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孩子的視角觀察世界,得到的反饋是父母沒有辦法想象到的,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總是能在不經意間治癒父母。在父母看來只是一件小事,在孩子看來就可能是另一個世界。比如孩子去給父母幫忙擦桌子,在沖洗衣粉的時候,發現的泡沫都有可能成爲他們勞動中的驚喜,任何在父母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意外之喜。

有些父母不能理解爲什麼孩子可以看着天空很長時間,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自閉,其實是孩子在幻想那些雲朵變幻成了小動物,一個另樣的天空之城就就這麼形成。

三、孩子的這些幫倒忙探險,父母該如何引導

1、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當孩子選擇幫助媽媽做事情的時候,是最想要表現自己的時候,想要得到媽媽的誇獎和認可,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拒絕或者批評了孩子,對於孩子造成的打擊和傷害將會是平時的幾倍還要多,有可能就會成爲童年的陰影,影響一生。

寶媽在面對孩子幫忙的時候,可以在一旁引導孩子正確的做法,比如摘菜,教會孩子正確地認識到什麼是不能喫的、什麼是可以喫的,還可以讓孩子回憶起自己平時看的那些植物圖片,用實物加深記憶,讓孩子認知裏的東西逐漸豐富起來。

2、從小事教育

當孩子在做家務的時候,家長們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誇獎,適當的調整自己的語言,從誇獎和鼓勵中讓孩子得到學校。不要擔心孩子會闖禍給自己帶來麻煩,只有犯了錯誤,家長才會有引導孩子改正的機會,才能趁機提高孩子的能力。

比如孩子不小心將家裏弄的全是洗衣粉的泡沫,家長可以讓孩子和自己一起處理這件事情,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是錯誤的,但是爸媽很開心他可以幫助自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還沒有很好的處理好什麼地方該擦。

孩子在勞動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了正確的做法,也體會到了被肯定、被尊重的感覺,這就是家長們面對孩子錯誤的倒忙,應該有的態度,而不是將孩子排斥到一邊,自己去處理。

3、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幫助自己,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能力,只有從小就讓孩子做事情,長大了之後纔會處理自己的生活,反觀那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長大之後將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生活中去,感受到自己也是被爸媽需要的一分子,才能更加刺激孩子積極的幫助家人做家務活,鍛鍊自己。您對於孩子總是幫倒忙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