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多數的統治者都容忍不了貪官的存在,一旦發現,肯定是要非常嚴厲地打擊的,畢竟,朝廷和民間都容忍不了這種貪官。而和珅作爲歷史上滿清時最大的貪官,他不僅被乾隆容忍了,還被乾隆看重而重用,這是爲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爲他貪錢有三個原則。


第一就是科舉錢不貪。和珅作爲寵臣,要說在這方面肯定被很多人找上門要求走過後門,但是每次他都是堅決拒絕的,廢話嘛,科舉可是關係到朝綱的問題,舉國上下都在關注,就像如今的高考一般,說像高考,也不太準確,應該更像公招吧,那種全國的關注度和目的是高考+公招的結合,這可是涉及一個朝堂興衰榮辱的事情,自隋朝以來,歷朝歷代都把這件事看得十分的神聖。

那些趕來想要參加科考的人自然也不少,在他們當中有錢的人更是多。其中想要賄賂和珅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數,可是和珅每次都堅決地拒絕,因爲和珅也想要爲朝廷引進人才,不希望朝堂上詮釋胸無點墨的草包,而且和珅不僅這麼要求自己,他還規範身邊的人不能貪這上面的錢,不能觸及讀書人的底線,不然很可能成爲衆矢之的。


第二就是賑災錢不貪。大家都知道,封建王朝的時候沒有什麼技術或者科技來抵擋天災人禍,稍微下點雨或者溫度高了就成了旱澇,在旱澇的情況下,還容易滋生瘟疫。對於靠天喫飯的封建王朝,這種事情是經常發生的。而這時候帝王們爲了防止災民發生動亂,就會下撥賑災款去賑濟災民,而且還會專門指派朝中大臣爲欽差大臣去監督賑災事務。

說實話,這筆錢的數目不小,動輒便是幾百萬兩銀子,哪個貪官看到這筆錢不心動啊。但是和珅從來不貪這筆錢,有的官員甚至想拿這筆錢賄賂他也不行,他堅決不要,還告誡這些想要賄賂他的官員自掏腰包拿出一部分錢去賑濟災民。說實話,這位和大人,不發國難財,真是好樣的。


第三就是辦不到的事情不收錢。大家都知道,和珅是乾隆面前的親近紅人,對於這樣一個能接觸直系領導的人自然有很多人求他辦事,能在乾隆面前說說好話也是好的,萬一乾隆聽進去了,那麼自己的仕途可是一片光明。誰不想用錢換取升官發財的呢?

和珅可是一個聰明人,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帝王身邊,更要小心,不然一會兒得把自己都搭進去。而和珅常伴在乾隆身側,自然要學會猜測乾隆的心思,對於想要請託他辦事的人,他要看乾隆的意思來辦,如果是乾隆不願意的事,他自然不會笨到去觸虎鬚。而對於乾隆自己有意思的事,他樂得囑託手下人去幹,這樣既合了皇帝的心意,自己也收到了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