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研小組多方調研,比較不同地方的實踐情況,從多個方面考慮了草案的起草,包括政府及醫院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母乳庫的資金支持問題、母嬰室的建設管理問題等,前後修改了十幾稿,最終形成《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草案)》。”當了多年廣州市人大代表的雷建威認爲,如果能夠通過代表議案的形式推動母乳餵養立法,則可以對這個領域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廣州市公共場所設置的“母嬰關愛室”。
蔡 君攝

廣州市促進母乳餵養的公益組織在開展宣傳活動。
蔡 君攝

一個城市,曾經想評選十大最美母嬰室,主辦方連候選名單都難以湊足。然而,3年後的2019年,還是在這個城市,母嬰室的數量超過900間,並且還出臺了全國首部母乳餵養地方性法規。這個城市是廣州,這部地方性法規是《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2019年10月29日,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該條例,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該議案由74位廣州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

牽頭的市人大代表雷建威說:“立法給了哺乳媽媽們更多的支持與選擇,而對於這個問題的關注,也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明與包容。”

公益實踐引發立法思考

雷建威是一名律師,他關注母乳餵養,起初是因爲全國第一家母乳庫首個母乳捐獻者徐靚。

2013年3月20日,年輕的媽媽徐靚走進了正在“試水”的全國第一家母乳庫——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母乳庫,成爲001號捐獻者,而這次捐獻,幫助了一名危在旦夕的嬰兒,也讓徐靚與促進母乳餵養行動結了緣。

2019年2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嬰兒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爲29.2%。與《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提出到2020年我國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的目標,仍有一定的距離。

“母乳對孩子而言,不僅僅是營養,有時候甚至意味着生命,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母乳的重要性。”於是,徐靚組織招募了一羣志願者捐獻母乳,隨後組建了“母乳愛”志願服務隊。

因爲母乳庫是“免費捐獻,免費使用”,爲了籌集運行資金,徐靚聯繫了此前做公益認識的雷建威。母乳庫很快獲得了第一筆捐款,用來購買醫用吸奶器、儲奶瓶等設備。而雷建威也成爲“母乳愛”的理事長,成爲促進母乳餵養行動背後的男性之一。

此後幾年,“母乳愛”志願服務隊圍繞推廣母乳餵養和母乳捐贈,開展大量公益活動,並開始關注如何讓“哺乳媽媽在外出時有尊嚴、更方便地哺乳”。2016年3月,徐靚組織了“尋找羊城十大最美母嬰室”活動,希望改善廣州公共場所的母嬰室狀況。

“通過密集走訪,我們發現,作爲一線城市的廣州,好的母嬰室真的相當匱乏。”徐靚說,當時的母嬰室量少質不高,連候選名單都難以湊齊。

廣州市婦聯主席劉梅參與指導了“尋找羊城十大最美母嬰室”活動,她看到不少媽媽在外哺乳時的尷尬與爲難,或者在孩子的哭聲中尋找隱蔽的角落,以外衣遮擋草草了之;或者抱着孩子到衛生間將就……

“隨着二孩政策的放開,哺乳環境的好壞會影響越來越多的婦女。”劉梅說,婦聯就是要維護婦女兒童的權益,市婦聯與“母乳愛”志願服務隊決定共同推動母嬰室的建設,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7年,母嬰室建設成爲“廣州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首次寫進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到了2019年11月底,廣州市已建成公共場所母嬰室963間。但隨着覆蓋面的鋪開,更多的問題也出現,需要更加明確的指引。

“推動這件事,最有效、最有影響力的方式是立法。”當了多年廣州市人大代表的雷建威認爲,如果能夠通過代表議案的形式推動母乳餵養立法,則可以對這個領域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代表聯名助推議案通過

“請看看這個議案,希望能夠關注支持……”2019年1月,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會議的間隙,雷建威一點也沒閒着,他想讓更多的代表看到這份《關於立法促進母乳餵養的議案》。“希望能夠得到更多代表的支持,爲此,我們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自2018年9月起,雷建威便牽頭組建了一個由10名律師、5名志願者組成的議案調研起草小組,利用近5個月的時間,委託第三方開展母乳餵養情況問卷調查,在多地進行調研,召開多場徵求意見座談會,還通過婦聯發函給近20個政府部門徵求意見,最終整理的調研成果彙編近800頁。

調研小組多方調研,比較不同地方的實踐情況,從多個方面考慮了草案的起草,包括政府及醫院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母乳庫的資金支持問題、母嬰室的建設管理問題等,前後修改了十幾稿,最終形成《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草案)》。功夫不負有心人,雷建威牽頭的這部法規立法議案,最終是由74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出。

“這麼多代表聯名提出,很難得,代表們就人民羣衆反映的問題提出議案,既是行使代表權利,又是履行代表責任的表現。”廣州市人大法制工委法規一處處長王韻婷表示,“能同時提出較高質量的法規草案文本及其說明、參閱資料等很是不易。”

“爲了提升條文的質量,讓後面的工作水到渠成,我們模擬了提案立法的所有環節。”雷建威說,在多方的努力與幫助下,僅9個半月,就得到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這次條例能順利快速地出臺,前半段是代表的努力,後半段是市人大的推動,還有媒體的宣傳幫助。可以說,這次立法反映了民情、體現了民意,是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體現。”

精細精準提升可操作性

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廣州市母乳餵養促進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能這麼快通過,也是因爲廣州此前對母乳餵養的促進已有多年的社會實踐。”劉梅親眼見證了條例的誕生,她說,“政府推動、媒體關注,讓羣衆對這個主題不陌生,條例實施起來也纔會更容易。”

關注的焦點往往也會成爲討論的熱點,其中一個焦點是,提升母乳餵養率雖然有必要,但立法是否會對哺乳媽媽造成壓力?立法審議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也對母乳餵養應該是一項權利還是義務的問題,進行過討論。

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爲,一旦立法,就涉及強制性規定,母乳餵養就會成爲媽媽的義務,但以雷建威爲代表的更多人則傾向於這是權利。在進行充分討論後,條文最後表述爲“在嬰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推行純母乳餵養,但不具備母乳餵養條件的除外。對六個月到二十四個月內的嬰幼兒,在爲其補充其他食物的同時,鼓勵母親繼續進行母乳餵養”,條文並沒有用“應當”這個詞,而是讓母親有權利進行選擇。

“我們的初衷是爲母乳餵養提供更好的環境,哺乳媽媽不是這部法規要約束規範的對象。條例中的強制性規定,約束規範的是母乳餵養的促進者,比如政府、醫院、公共場所等。”王韻婷說,爲了更具有可操作性,條文內容都經過反覆斟酌討論,力求精細精準。

王韻婷說,條文規定醫療機構、公共交通運輸場所、公共文體服務場所、公共服務機構、旅遊休閒場所、商業經營場所等六類公共場所必須建母嬰室,細化了母嬰室的建設要求,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對其建設管理進行監督,並明確市、區政府設立母嬰室建設補助資金。公共場所建設單位經責令改正仍未建母嬰室的,將被處以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罰款不是目的,建設一個基礎版的母嬰室,成本最低大約2萬元,立法是希望促使建設單位意識到,用這錢建母嬰室比交罰款更有意義。”王韻婷說。

“推動母嬰室建設確實有一些困難。有人提出土地緊張、成本增加等問題,但這個說到底還是文明意識不夠的問題,我們調查過,建母嬰室的成本並不高,但使用率很高,建立的母嬰室不需要多豪華,只要有基礎設施,保持乾淨衛生,就能讓媽媽們的幸福感大大提高。”劉梅表示,這次的立法意義重大,希望讓全社會形成一個幫助、支持母乳餵養的環境,這也是推動社會文明意識提升的有力實踐。

編後

促進母乳餵養立法,關乎民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並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行母乳餵養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廣州從“小切口”入手進行立法,立意精準、針對性強、操作性強。整個立法融合了多方力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體現民意,充分展現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成果,有助於提升公衆對母乳餵養的認同度和支持率,有利於嬰兒的健康成長和母親的身心健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04日 18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