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由於在大部隊強渡前已經解決了穩固登陸場的問題,且許多前沿立足點深入內陸,當國民黨軍反應過來時,原來設想中的金門式抗登陸作戰已經演變成傳統陸戰,金門戰役中解放軍所面臨的登陸作戰四大難題都被成功規避,在這樣的情況下,薛嶽也只能帶領着殘兵敗將棄島逃離。戰至1月20日,在海空軍火力掩護下,解放軍進攻突擊部隊衝上主峯,用炸藥包炸燬了敵第4突擊大隊隊部的坑道,並以無後坐力炮、火焰噴射器抵近攻擊和爆破方式逐個消滅殘存暗堡,至20日下午5時30分,除少數敵軍投降外,大部守敵被殲,至此戰鬥結束。

(原標題:宏亮瞻局|解放軍兩棲戰力的傳統與現實②)

1950,揚長避短的速勝

海南島是僅次於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其與大陸之間的瓊州海峽寬度比不了臺灣海峽,但比金門島到大陸的距離遠得多。與金門戰役的“國軍名將”胡璉相比,海南島國民黨軍指揮官薛嶽更是曾在長沙會戰開創“天爐戰法”,痛殲10萬日軍的“二戰名將”,其麾下部隊的紙面實力也比金門駐軍強大得多。在國民黨軍海空軍優勢依舊的情況下,解放軍攻佔海南島的難度理論上也遠超金門。

然而此戰的實際進程卻頗讓外界有些意外。海南島的解放極爲順利,解放軍在金門戰役失利後所總結的一系列經驗教訓顯然發揮了重要作用。

爲了規避敵方海空軍優勢,解放軍提前充分準備,利用足夠數量的機帆船採取多批持續偷渡的方式,在大部隊強攻登陸前已經在島上建立了多個穩固的立足點。與金門相比,海南島面積大得多,擁有足夠的滲透縱深,且海岸線長,登陸點多,既便於偷登滲透,也便於擾亂敵方對我方大部隊強攻時登陸點選擇的判斷;此外島內還有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全力接應,有根據地和游擊區可以立足,島上原有的羣衆基礎也不錯。

奪取制空權制海權是展開登陸作戰的前提之一

正是由於在大部隊強渡前已經解決了穩固登陸場的問題,且許多前沿立足點深入內陸,當國民黨軍反應過來時,原來設想中的金門式抗登陸作戰已經演變成傳統陸戰,金門戰役中解放軍所面臨的登陸作戰四大難題都被成功規避,在這樣的情況下,薛嶽也只能帶領着殘兵敗將棄島逃離。

不過,我們也有必要清醒地看到,海南島戰役的速勝既有葉帥、鄧華等我軍將帥謀略過人,揚長避短的主觀因素,也有上述提到的諸多客觀因素助力。登陸作戰的典型難題在該戰役中都是被規避,而非正面解決的。如果敵軍裝備精良、嚴陣以待、指揮有方,且進攻方缺乏內應,那麼難題就很可能還是需要從正面克服。

5年之後的一江山島戰役就給解放軍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解放軍登陸一江山島

1955,如何正面解決問題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剛剛經歷過朝鮮戰爭洗禮的解放軍已經是一支可以與美軍在局部戰場掰手腕,且初具現代化規模的多軍兵種合成武裝力量。因此,一江山島戰役的結果其實在戰前就已經註定了。這場戰役更值得關注的並非勝敗,而是解放軍首次憑藉海陸空三軍的硬實力碾壓對手,成功克服了跨海登陸戰的那些典型難題。對於這支軍隊來說,1955年1月的一江山島無疑開啓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時任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統一指揮下,1955年1月18日發起進攻當天,華東軍區出動艦艇188艘(護衛艦4艘、炮艦2艘、魚雷艇12艘、炮艇24艘、火力支援船6艘、其他登陸艦艇和運輸船138艘);另有頭門山、白巖山海防陣地共287門海防炮遂行遠程火力支援。航空兵包括殲擊3師、12師、轟炸20師60團,共184架作戰飛機;並以地面炮兵4個營又12個連、高射炮兵6個營擔負直接火力支援和對空掩護。陸軍則以第20軍第60師第178團及第180團第2營約1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乘登陸艇在一江山島強行登陸。

由於華東軍區戰前已經奪得了戰區制空權與制海權,國民黨軍海空軍當天未敢出動。在登陸前的火力準備過程中,華東軍區陸海空軍的火力有效協調銜接,在航渡期間更是全面壓制了一江山島旁邊大陳島敵軍的攔截炮火,從而保證了登陸部隊順利上島。

強大的火力爲登陸部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登陸當天天氣預報精準,海面風平浪靜。上午7時,張愛萍司令員與王德參謀長在頭門山觀察所給“登指”司令員黃朝天和第一梯隊登陸指揮員、戰鬥英雄毛張苗再一次明確任務和登陸地段。而這時的一江山和大陳守敵仍被矇在鼓裏。解放軍上百艘登陸艇,在猛烈的炮聲和轟炸聲“伴奏”下,分3路以雙縱隊隊形向一江山疾駛,並逐次轉換戰鬥隊形實施衝擊。登陸艇編隊前方是各類艇船組成的火力支援羣,兩側是高速艦艇組成的掩護羣,上方是低空的強擊機羣、中空的轟炸機羣、高空的戰鬥機羣。

登陸作戰成功後,被俘虜的國民黨軍官兵在談起解放軍強大火力時仍心有餘悸。一江山司令部情報參謀葛覃谷說:“解放軍炮火將一江山島司令部炸塌,整個司令部亂成一團。”士兵沈南生回憶說:“在炮火轟鳴中,只見許多登陸艇向我們開來。解放軍的軍艦也在用大炮向島上陣地轟擊。解放軍的飛機又在我們頭頂俯衝,炸彈、炮彈響成一片,我們的地堡被炸燬,我剛爬出來,解放軍已經衝上岸,不久就把我俘虜了。”儘管如此,守島的大部分國民黨軍仍憑藉巖縫、暗堡拼死頑抗。進攻部隊則靈活編成爲小規模作戰羣組,逐個消滅暗堡。

戰至1月20日,在海空軍火力掩護下,解放軍進攻突擊部隊衝上主峯,用炸藥包炸燬了敵第4突擊大隊隊部的坑道,並以無後坐力炮、火焰噴射器抵近攻擊和爆破方式逐個消滅殘存暗堡,至20日下午5時30分,除少數敵軍投降外,大部守敵被殲,至此戰鬥結束。(未完待續)

宏亮瞻局|解放軍兩棲戰力的傳統與現實①


高仰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