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灭陈之战中,隋朝的贺若弼、韩擒虎都是当世名将,巴蜀地区早在北周时期已经被控制,荆襄地区也早就在隋朝掌控之中,南朝内部更是混乱不堪,陈叔宝不理朝政政治黑暗,兵疲将寡,整个国家早就陷入了内部危机之中。以这些巨舰为核心的东吴水军战斗力冠绝一时,但是西晋通过分进合击的策略,以六路大军进攻东吴,化解了水军优势,王濬先生在益州打造战船,船高五层楼,长度一百二十步,可以搭载两千余人。

大家好,我们的小仓鼠打洞学会另一种情怀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时人民谣:“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所以隋朝以摧枯拉朽之势击破隋朝也是在情理之中。
论隋朝能扫平陈朝的具体条件与历史机遇
自古以来,剿灭南方政权看似容易,其实要满足许多条件。举例而言,前秦征伐东晋兵马达到八十三万,堪称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最庞大军队,结果却是在淝水之战中被八万东晋军队大败,损失惨重以致于一蹶不振。
再比如后世的金朝对南宋的征伐,同样也是屡战屡败,在过江之前金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夺去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但是过江之后金军是处处被动,被看上去不堪一击的南宋军队打的痛苦无比,差点被南宋反攻把河北都丢了。
再比如,蒙元征伐南宋,死了两位大汗,损兵折将超过百万,历时四十五年最后还是靠着汉人兵将才勉强击溃南宋军队。
但是相比之下,西晋,隋唐和宋清的统一江南之路似乎很是容易,不妨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成功的案例。
东吴的主力楼船有五层楼高,可以搭载三千人,在当时是绝对的霸王级别的战船,上面设有拍竿,一般的船只估计只要撞上去就撞碎了。这就是长江上的大和武藏,东吴水师这种大舰船有名号的就有十余艘。
以这些巨舰为核心的东吴水军战斗力冠绝一时,但是西晋通过分进合击的策略,以六路大军进攻东吴,化解了水军优势,王濬先生在益州打造战船,船高五层楼,长度一百二十步,可以搭载两千余人。
并且上面可以跑马甲板很宽,修筑有城楼装置可以远望,其实规格和东吴大型战舰差不多,但是,他的数量远远超越东吴,通过修筑更多更大舰船的方式西晋最终顺流而下最终毁灭东吴。
当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整个清廷的战略密不可分,因为清廷是直接拿下了东方,属于从东向西进攻,实际上这种进攻方式是不利于中国地形的,比如后世的抗战日军也是由下游对上游进攻,一路由低到高的进攻模式直接让日军的消耗陡然增大。
实际上清军也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在广西和四川的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失败,不过最终清朝凭借占据江南地区的绝对经济优势弥补了这一问题,三藩之乱中清廷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不过清廷还是占据了经济主动权这也说明南方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江南财政过重,使得江南的战略地位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一特点,让清朝可以区别于其它朝代统一全国。
而在这些朝代之中,真正面对统一的南朝政权取得了快速胜利的,只有隋朝。
隋朝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迅速的消灭南陈一统天下,其实在我看来是因为隋朝掌握了灭江南的四大要素。
消灭南方政权战略上的四大要素小编个人觉得是:
1. 夺取巴蜀,这样就能顺流而下势如破竹直取金陵
2. 夺占荆襄,这样就能三面进攻,并且保证下游的用兵畅通。
3. 南朝掌权者昏庸或者内乱,内部不稳才能有机可乘。
4. 要有得力战将统领。
太平天国十三王几十万人围攻曾国荃的两万湘军却久攻不下,除了太平军自己的问题之外,关键就在于曾国荃可以通过长江源源不断的获得补给使得太平军的围困形同虚设,最后围攻南京之战,太平军更是无力抵挡,控制了长江的湘军彻底切断了南京的一切补给,使得南京彻底成为了孤城。
一般只能趁虚而入,红楼梦说得好:“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比如南宋是自从贾似道当政之后,便在对元战事中越来越力不从心,以至于后来损失十三万精锐一蹶不振,南陈之所以后来不堪一击与侯景之乱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后来的太平天国,前期也是势如破竹,战必克攻必取,然而天京事变之后,自相残杀,高级将领死伤惨重,军心战力一落千丈,最后被湘军彻底消灭。
而要全线进攻,就必须占领荆襄,只有占领荆襄之地才能控制长江中游地区,所以历代以来,这一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谁能拥有这四个条件,那么江南,唾手可得。
隋灭陈之战中,隋朝的贺若弼、韩擒虎都是当世名将,巴蜀地区早在北周时期已经被控制,荆襄地区也早就在隋朝掌控之中,南朝内部更是混乱不堪,陈叔宝不理朝政政治黑暗,兵疲将寡,整个国家早就陷入了内部危机之中。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