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信勇敢快乐地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费尽了心思。但是,你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样子对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这几种行为,正在摧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拿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比较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那么好,你只要有别人一半,我就心满意足了,唉……”这世界上有一种最了不起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无所不能。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这种话听多了,使孩子心里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他人。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83.4%的受访家长有过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行为。

其实,父母说这句话,本意可能是让孩子进步,向更好的孩子学习。但是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去跟自己孩子做对比,这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和自信的做法。邻居家12岁的杰杰,原本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但是父母总觉得他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以此来打击他,慢慢地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做什么都提不出兴趣,因为他觉得反正我做的不如别人好,反正怎么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慢慢地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原本活波开朗的他,也变得心事重重。父母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会让孩子背负厚厚的情绪包袱,丧失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有的天真烂漫。

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地去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长处,父母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的长处,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他自信。其实,人生在世,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如果你一味的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看不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就是在一步步的磨灭孩子的自信心。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选择就投胎到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在这个家庭遇见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所以,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我们从自己做起,将优秀与爱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让他快乐自信地成长。比起否定的态度,孩子更需要的是肯定和信任,与其做一个老是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家长,不如做一个善于发现自家孩子闪光点,善于鼓励自家孩子的家长。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所以才会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家孩子。但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不是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此,伤了自己孩子的心,这样子就得不偿失了。

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经过适当的培养,他们就会变得很优秀。只有在正确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才会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灵,从而更好地学习、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