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本週聚焦“權益類投資機遇與挑戰”,記者劉思強專訪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張東一。本期主題:投資的第一個金剛鑽——讀懂報表。

劉思強:有人問巴菲特,投資中應該學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他說“讀懂報表”。東一,我看到你求學階段的專業是會計學,這個專業基礎對於投資分析來說給你帶來哪些助力?

張東一:我確實很喜歡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這可能與我的教育背景有關。我本科、研究生都學會計,其中一個碩士學位就是會計專業的,所以對報表的解讀關注比較多,花費的精力也比較多。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做研究員剛入門時做的是消費研究員,也比較注重報表的研究方法。

從財務報表來看,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你可以從三張表之間的勾稽關係、財務指標、盈利質量指標、資產週轉指標想明白企業是一門怎樣的生意,不能拘泥於只看某一兩個指標,因爲會計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要把它們之間的勾稽關係想清楚,通過報表體現進銷存業務勾稽關係,比如,這家公司是資本消耗型的,還是靠自己資金被他人佔用換取利潤的;是靠經營品牌還是靠投了某個資產的資產增值獲取利潤的等等,才能想清楚它是怎樣的生意、這個生意是怎麼做的、是不是一個好生意。

其實財務指標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會對這家公司有比較感性的認識。比如,這家公司爲什麼營運資金消耗比較大,可能是因爲上下游佔款原因或者是存貨要在公司囤積比較久等,再根據實際調研情況進行印證。

對於很多投資者,看ROE只是選擇標的的初篩指標,看淨利潤增長背後是有很多因素的,要把這個勾稽關係想明白,把這些財務指標背後的原因想清楚,同時結合調研,才能對一家公司、一門生意有更加系統的認識。

劉思強:如何通過財報看清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發展階段等關鍵信息?

張東一:簡單的杜邦分析可以幫我們解決一部分問題。杜邦分析其實就是把ROE拆成利潤、槓桿和週轉三塊,我們可以初淺地瞭解ROE分解的來源。再看看企業上下游的佔款情況,可以對其競爭格局、在產業鏈的位置有初步的認識。比如對摺舊攤銷和未來的資本投入進行比較,就可以預測這家公司能否靠內生的現金流實現良性的滾動發展。還可以看公司的投資規劃、費用支出情況等,可以瞭解企業發展所處的階段。比如是不是有比較多的在建工程轉固、有比較多的廣告研發支出等,如果這家企業比較靠譜,意味着它對未來的收入或項目有比較好的發展預期。此外,還要看資產都配置在哪些環節,大致可以瞭解企業在經營什麼樣的生意。

「基金觀察」投資的第一個金剛鑽——讀懂報表

杜邦分析法

劉思強:作爲基金經理,你在看財報時會重點關注哪些方面或指標數據?

張東一:讀財報時,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和盈利速度。盈利能力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利潤率、ROE、人均創收等;盈利質量主要是對企業現金流、研發支出、應收/預收帳款等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判斷公司的商業模式、競爭壁壘以及經營的可持續性等與企業經營質量相關的指標。對於未來的盈利速度則主要關注收入/利潤YOY,這個更多的是基於各種分析的預測,以此評估要研究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複合增速。

風險提示:上述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

《基金觀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交易實況》欄目特設的投資專欄。對基金業內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聚焦資本市場,分析市場熱點,幫助投資者把握投資機會。週一至週五交易日,經濟之聲10:30播出。

「基金觀察」投資的第一個金剛鑽——讀懂報表

嘉賓:張東一,約克大學理學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理學碩士,12年證券從業經驗,近4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現任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管理廣發聚優混合、廣發估值優勢等基金。

「基金觀察」投資的第一個金剛鑽——讀懂報表

劉思強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專欄編輯、記者;《基金觀察》製作人、財經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