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話》丨歐陽江河: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作者:歐陽江河

之所以將首屆呂梁文學季的主題確定爲“從鄉村出發的寫作”,是基於三個層面的考慮。

第一個層面是鄉村。一方面,它是呂梁大地上一個真實的處所,一個具體的、小小的地方:汾陽賈家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泛指,和勞動、和我們的存在方式,和中國古老的農耕文明傳承相關,和童年經驗、底層經驗、祖輩脈絡相關。

第二個層面是鄉村跟文學寫作的深度聯繫。哪怕寫作已經從農耕時代推進到了當代,從鄉村走向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從簡樸清貧走向了高科技、高消費,走向了當今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壓力、焦慮與不確定,哪怕在這樣的語境中,依然跟鄉村有着深不可測的、本源的、心靈的和隱喻上的聯繫。這個聯繫,不僅和往事、懷舊、鄉愁有關,也爲寫作的當代性、日常性提供了一份現場的、活生生的見證。不僅寫作通過鄉村回溯過去,回溯童年和初心,寫作也通過與鄉村的聯繫看待當下和未來,看待自我與世界的複雜關聯。寫作和鄉村,兩相對看,能彼此看入深處的鏡像,寫作者能從中認出自己。這樣一種目光,既是既往回溯的歷史眼光,也是當下的眼光,甚至是含有未來考古學意味的眼光。

在第三個層面,鄉村不光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勞動和養育,同時也是一個理念,一個象徵和寄寓。鄉村不僅被我們居住過、生活過,也被文學書寫過,被電影拍過,在歌裏被唱過。寫作本身,反過來深深影響了作爲理念、作爲心靈沉澱的鄉村。換句話說,不僅鄉村的現實是什麼,文學就寫什麼,這個決定論也可以奇蹟般反轉過來,文學怎麼寫,鄉村或許就會怎麼變。人寫得有多深,就能活得多深。鄉村作爲一種寫作理念,它對我們的召喚裏面,包含着這樣一種成分:我們寫下的東西,不僅是我們已經是的樣子,也包含了我們還不是、但正在變成的樣子,其中包含了改變和塑造,可能性與創造性。

這三個層面的元素,彙集成我們稱之爲原點的鄉村,文學的原鄉,那樣一種起源和初心。鄉村關乎文學,關乎人心,關乎我們的棲居和處所。即使鄉村已轉換到大城市,投射到未來,但寫作深處被照耀過、疼痛過、感恩過的那個鄉村,不管我們走到哪裏,不管寫作與閱讀變成什麼樣子,鄉村也依然是出發的地方。

中國的文明說到底是一個鄉土文明。我們提出“從鄉村出發”,就是要回到寫作的這個原點,就是要認識到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鄉村和文學的相互認出和相互塑造,構成了某種特有的滋味和魅力,構成了一粒種子:大地上的一個逗點,春風中的一個逗點,李白《上陽臺帖》書跡裏的一個墨點。

種子落地,農作物生長,詞語也生長。讓我們一起見證這盛大的豐收吧!

作者⭐️ 歐陽江河

  • 詩人,批評家。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呂梁文學季文學總監。
  • 獲第九屆(2010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歌獎,第十四屆(2016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作家獎,英國劍橋大學詩歌銀葉獎(2016年)。
  • 代表作有《誰去誰留》《如此博學的飢餓》《大是大非》《長詩集》等13部中文詩集,隨筆集《站在虛構這邊》。其詩作被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意大利語等十多種語言。

本文來源於歐陽江河寫給2019年首屆呂梁文學季的寄語《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本期音頻素材來自 《Audio highs》《呂梁文學季》相關報道節目原聲

本期錄音:王擎

本期音頻製作:王擎

一個徵集

您喜歡錄音嗎?您想和我們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嗎?

錄製您自己的聲音,也許下一期節目裏就能聽得到!

錄製要求:

1、本期徵集和下期節目主題相關的錄音文件,即和山西有關的素材內容。

2、音頻格式爲mp3,音頻可爲無特殊音效的幹聲,也可自己加墊樂。

3、音頻時長不超過25秒。

您可以將自己錄製好的音頻發送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擇優發佈。期待您的分享!

編輯:劉聰

校對:原建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