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俄羅斯烏拉爾航空一架A321執行從莫斯科茹科夫斯基飛往辛菲羅波爾(烏克蘭)起飛後遭遇鳥擊導致發動機嚴重受損,機組人員在750英尺處停止爬升,並將飛機迫降在距離跑道約2-3海里的玉米地中。接地前機組人員關閉了兩臺發動機,接地時起落架收起狀態,乘務員通過滑梯撤離旅客。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4月27日,某航A320飛機執行昆明—成都航班,起飛後爬升至12500英尺左右時,右側前風擋玻璃遭鳥擊,外側風擋出現裂紋,有明顯的藍色火花,機組返航昆明超重着陸。落地後檢查發現,右側風擋外層玻璃有裂紋及血跡。
2020年4月29日,巴西戈爾航空一架B737-700執行從聖保羅瓜魯柳斯機場飛往巴西的薩爾瓦多的航班時,起飛過程中右發撞鳥。機組關閉右發,並在8000英尺消耗多餘航油,起飛後大約45分鐘安全返航,無人員受傷報告。

鳥擊高發區域

鳥擊通常是指鳥類與飛行中的飛機發生碰撞造成的事件。鳥擊對飛行安全和經濟造成的威脅和損失是巨大的。

鳥類遷徙季節爲每年的3、4、5、9 、10月份,它們會成羣的出現在空中。鳥擊對航空器的危害程度:與相對飛行速度、鳥的重量以及撞擊位置有密切的關係。

據航空科學研究測定,一隻體重僅2千克的飛鳥,如果撞擊正在以時速900千米飛行的飛機,其瞬間的撞擊力高達400千克,其威力相當於一枚重磅炸彈。

中低空區域是鳥擊高發的區域。

根據民航局往年統計的鳥擊事件分析顯示:起飛、爬升、進近、着陸等低高度階段發生的鳥擊事件,佔確定鳥擊飛行階段報告的85%。

在確定鳥擊飛行階段的事故徵候中,23%發生在進近階段,40%發生在爬升階段,這兩個階段發生的事故徵候佔半數以上,爲鳥擊事故徵候高發的飛行階段。

鳥擊事件主要撞擊部位

鳥擊事件主要撞擊部位集中在發動機、機翼、雷達罩、風擋、起落架等部位,特別是鳥擊發生率最高部位發動機(45%);事故徵候集中發生在發動機、機翼和雷達罩等部位。

圖片來源網絡

發動機的結構、部件和運轉特點導致飛鳥不僅可能飛進發動機,還有可能被吸入發動機,而其本身又易於造成後果較爲嚴重的損壞。

根據空客公司的數據研究,有以下結論:

1、五分之一的鳥擊會損壞飛機。
2、三分之二的鳥擊可能導致航班延誤一個半小時左右,因需要檢查飛機和發動機;或者導致更長時間的延誤因需要更換髮動機或結構維修。
3、在起飛或爬升過程中發生鳥擊後,三分之二的飛機無法飛往目的地(中斷起飛、返航、備降等)。
4、雷達罩遭鳥擊後由於阻力增加可能會大大增加油耗。
5、對發動機的影響:
發動機遭鳥擊約有50%的可能損壞發動機。發生發動機遭鳥擊並損壞發動機時,通常導致風扇葉片嚴重振動而受到損壞或EGT增加。

起飛和爬升時大約20%的發動機遭鳥擊會導致返航。起飛時大約25%的發動機遭鳥擊導致機組人員中斷起飛。只有2%的發動機遭鳥擊需要機組關斷髮動機。

相關的處置預案

面對持續快速增加的鳥擊事件,本着“預防爲主,合理處置”的原則,飛行人員對鳥擊風險的瞭解、熟悉鳥擊可能引起的故障、掌握遭遇鳥擊後的處置方法,對確保每次航班安全正常更是十分必要!

1、加強準備,掌握所飛機場和備降場鳥情通告,飛行時注意監聽鳥類活動情報。當機場區內有鳥情報告時,應做好中斷起飛和復飛準備。

2、合理使用燈光設備,避免在鳥擊風險區域大速度飛行。10000英尺以下打開着陸燈,能有效降低鳥擊事件發生;同時,遵守10000英尺、IAF點等速度限制,能有效降低碰撞能量。

3、加強鳥擊後的特情處置。鳥擊易導致發動機、起落架、雷達罩、風擋、空速管損傷,機組要嚴格按照程序處置。熟悉發動機失效、襟縫翼卡阻、風擋裂紋等特情處置預案,做好衍生故障處置準備。

4、重視信息報送,機組在飛行過程中懷疑遭鳥擊,應及時報告管制遭遇鳥擊的位置和高度等信息。尤其在起飛後100米以內或進近着陸階段60米以內的機場責任區鳥擊事件,並於着陸後通知機務填寫飛行記錄本,按要求完成信息報告。

飛行員可以通過採取措施以減少遭遇鳥擊的機率。飛行機組在起飛和進近簡令中應包含根據機場鳥情所需要採取的具體措施,以下提供幾點簡令所需的內容。

起飛時:

機場負責鳥擊防範,若觀察到有大量鳥類活動,請勿起飛,通知塔臺,並等待機場採取行動。

在10000英尺以下,保持外部燈光打開,燈可能會對鳥類起到警告作用,並幫助它們定位飛機。

起飛前,飛行人員應做好可能發生鳥擊的心理準備。一旦起飛時發生鳥擊,機組應立即做出反應。

已證明使用氣象雷達驅趕鳥類是無效的。

降落時:

如果遇到鳥或鳥羣,不要復飛,而應飛過鳥羣並着陸。儘量保持低推力設置。

避免遭鳥擊後使用反推。這可能會增加發動機損壞,尤其是在顯示發動機振動或高 EGT 時。

不要試圖做機動飛行以規避鳥羣,突然改變高速飛行中的航空器狀態是十分危險的。

鳥擊後的應對措施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
《航空知識》2020年度訂閱

預訂開啓

如果飛行機組發現鳥類在非常近的地方飛行,應考慮到可能會遭遇鳥擊。

如果飛行機組看到有鳥類飛得很近,並且伴隨出現以下狀況可以確認遭遇鳥擊:聽到一聲巨響、或觀察發動機參數的異常變化、或聽到引擎聲音的變化、或觀察飛行儀表的重大變化,如空速不可靠。

如果起飛時確認遭遇鳥擊,則可能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當空速低於100節時。低速中斷起飛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如有任何可疑或已確認的鳥擊,應滑回機坪進行完整性檢查。儘管航班將會延誤,但接下來的運行往往會是正常的。

當空速高於100節且低於V1時。高速中斷起飛是一個重大的決策,機組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確保在跑道盡頭之前能完全停住飛機。

如果僅懷疑是鳥擊,則應繼續起飛。

如果確認發生鳥擊,但僅懷疑是發動機遭鳥擊,則機長必須評估其他因素:有幾個發動機受到影響?繼續起飛之後再考慮返航是首選方案。如果確認發生遭鳥擊且進入發動機,則中斷起飛可能是一個較好的決定,這樣可以滑回檢查發動機。

在任何情況下,如果在V1之前檢測到推力損失,則必須中斷起飛。

當空速爲V1或以上時。除非機長判斷飛機在升空後將無法安全飛行(例如,在總推力損失大於一個發動機的情況下),否則必須繼續起飛。

離地爬升過程中確認遭遇鳥擊,機組應先控制好飛機的狀態,建立安全的飛行航徑,然後再去檢查飛機的各個系統,按照機型FCOM進行處置。如果能確定機體結構因爲鳥擊受損,則儘量保持小速度飛行。

進近/着陸過程中確認遭遇鳥擊,由於鳥類行動方向很難預測,因此機組在進近、着陸過程中如果目視發現鳥類活動,機組不應進行機動避讓。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