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袁隆平團隊研發的海水稻首次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試種植,具體是咋回事?

海水稻

首次紮根青藏高原

6月8日,在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河西農場,經過4天插秧,海水稻的試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8畝。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試種植。

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優化最優配比,運用水稻耐鹽鹼試驗、耐寒試驗等方法,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專門培育出高原寒地海水稻。6月初,工作人員將溫室大棚裏培育出的海水稻移栽到鹽鹼地中。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鹽鹼地稻作改良技術處處長吳佔勇說:“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寒地區試種植。我們將充分發揮柴達木盆地種植海水稻的優勢,開展品種本土化培育,篩選和培育耐寒耐旱水稻品系,這對格爾木乃至青藏高原地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有關鍵作用。

海水稻

相關科普

關於海水稻的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Q1:海水稻是種在海里嗎?
不是!海水稻實際上指耐鹽鹼水稻,而起名“海水稻”,是一種形象化稱呼,爲了能夠通俗易懂,體現出其“耐鹽鹼”的特點。
Q2:那海水稻生長在哪些地方?

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一般生長在鹽鹼地、灘塗等高含鹽量的土地上,可以秒殺其他農作物,頑強地紮根下來。
Q3:海水稻需要澆水嗎?

也需要,不過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以使用半鹹水。在我國大部分鹽鹼地分佈區域,淡水資源缺乏,但在地表徑流中存在很多含鹽度在2‰—6‰的半鹹水,這在傳統農業中是無法使用的邊際水,但對於耐鹽耐鹼的海水稻,可以就地利用,一定程度上節約淡水資源。
Q4:海水稻對鹽鹼地能有什麼改善呢?
海水稻自身生長就具備降低鹽分的作用,在生長期間,海水稻可以對鹽鹼地的可溶性鹽鹼起到降鹽作用,長期種植可以從根本上改良鹽鹼地的土壤條件。
Q5:海水稻爲啥可以耐鹽鹼?
海水稻是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鹼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鹽度不低於1%的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每畝200至300公斤的水稻品種,是經過研究人員層層選拔的!
Q6:海水稻是轉基因水稻嗎?

不是!我國目前主要採用兩系法雜交水稻的技術路線,並沒有採用轉基因的技術手段進行品種選育,屬於耐鹽鹼雜交水稻,並非轉基因產品。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發現並被作爲耐鹽鹼水稻資源入庫保存的野生或半野生狀態的水稻材料超過了一百種,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也陸續發現並保存了很多耐鹽鹼水稻材料,這些都是寶貴的種質資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