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正值脊柱側凸研究學會倡導的脊柱側凸喚醒月,北京朝陽醫院骨科將隔天更新,爲患者及家屬普及脊柱側凸常見問題、答疑解惑。

太長不看版

1)脊柱側凸不可怕,早發現早檢查早治療。

2)家長要定期關注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的體態,如有兩肩不等高、髖部不平,彎腰時後背不對稱等,及時求醫。

3)遵醫囑結合支具和功能鍛鍊保守治療,避免加重。

4)嚴重側凸需要手術治療,術後1個月在支具保護下可以復工復學。

5)側凸矯形手術不影響懷孕。

(爲尊重患者個人隱私,文中除醫生外均爲化名,相關信息均已隱去)

小升初的那個暑假我決定去學游泳,好打發漫長的炎夏。在泳池裏好一頓撲騰,體力耗盡,餓的前胸貼後背了纔不情願的上了岸。去更衣室的路上,小夥伴在背後突然叫住了我,“娜娜,你的後背怎麼窩進去一塊。”

自己用手一摸,左右兩邊好像還真有點不一樣。回到家跟爸媽說,爸媽覺得不對勁,訂了週末的火車票帶我去北京求醫。

示意圖,如箭頭所示(來源:google)

知道了病名,醫生說原因不明

骨科醫生讓我背對他,拉起衣服,用大拇指從脖子到腰一路摁了下來,然後再讓我彎了彎腰。拍了脊柱的X光片,結果顯示脊柱S型畸形。

“你這個病是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英文簡稱AIS),目前發病的原因還不能明確,多見於青春期的女生。” 醫生說。

當時,我媽就懵了!啥叫這病不知道怎麼得的,總得有個誘因吧?!是不是我寫作業的時候坐姿不正確,還是因爲我老愛蹺二郎腿。醫生統統都給否定了,這病之所以稱爲“特發性脊柱側凸”,意思就是排除了先天、或者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找不到特殊的原因。

示意圖(來源:google)

我成了全校最“硬”的那個崽

“孩子目前側凸的程度不算嚴重,還不需要手術。也正是長個兒的時候,可以戴上支具,寒暑假有空來複查,觀察觀察”。醫生說。

從那個暑假開始,我戴上了定製的支具。炎炎夏日,別人都穿跨欄背心,我就厲害了,塑料背心底下襯一件小背心,再套一件短袖(大汗)。

初中時,我來到新校園、新環境。同學們發現我校服底下的支具,從此人送外號“龜殼少女”。

不太記得樣子了,跟網上搜的這款差不多(來源:google)

不聽醫生的話,我偷偷脫下了支具

初中三年的寒暑假,我都堅持複查,支具也換了好幾個。直到中考完的那個暑假,複查的結果跟以前大同小異,還是繼續佩戴支具。裹着一個硬質的外殼,多多少少還是覺得不舒服。在爸媽眼皮底下不敢摘,到了學校就脫掉。

一次複查的時候醫生說戴到18歲骨骼發育成熟就可以不戴了。正值高三,學業壓力巨大,更加不想被塑料背心束縛,我就徹底把它扔一邊了。

6年沒複查,我的側凸加重了

除了大學入學體檢,我就沒做過其他檢查。平時我愛穿寬鬆的T恤,這樣從外觀上也看不太出來。大學畢業後,我開啓了996的碼字生涯。日復一日的伏案工作讓我腰背痠痛難忍,喫止痛藥也不能緩解。熬了半個月實在受不了了,週末,我去醫院掛了骨科。

本以爲開些膏藥回家貼一陣就能好,醫生說複查的片子顯示側凸度數大於60°,幫我預約了下週專家門診的號。

從診室出來後,我想,這年輕大夫有點誇張,只是腰痠背痛,怎麼還要讓專家給看?!

週一早上我來到海湧主任的門診,他的助手在片子上測量角度,主任看了看我的後背,讓彎了彎腰,問我什麼時候發現側凸的,我把求醫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你胸椎的側凸65°,腰椎將近30°,已經到了需要做手術的程度,否則以後加重了會影響心肺功能。”

沒想到成年並沒有讓側凸緩解,反而嚴重了不少。這個病伴隨了我十多年,也是時候鼓起勇氣去直面它了。

挺直脊樑,原來直起背是這種感覺

被扣上一個面罩後我就昏睡了過去,等迷迷瞪瞪醒來,聽見管牀醫生在喊“動動腳”,“很好,活動沒問題”。

半夢半醒間被送回了病房。護士們幫我過牀,接上各種吸氧管、引流管還有監測心跳的儀器,向我爸媽交待了注意事項。管牀醫生們下了手術來看了看我,告訴我說手術很順利,矯正得還不錯,過幾天拔掉傷口的引流管複查片子後就可以練習下地了。

術後一星期左右,管牀醫生把我從牀上扶了起來。一開始天旋地轉的,醫生讓我閉眼緩緩,過會兒睜眼後定了定神,看了看爸媽,感覺自己好像穿了高跟鞋似的,高了好幾公分。醫生囑咐爸媽每天扶起來幾次,累了就躺下休息。

再過了三四天,腿腳也逐漸有力氣了,自己能站個10來分鐘。做了支具(十多年了,怎麼還是這麼不透氣的塑料材質,上面多了些洞洞)。醫生囑咐每次起牀要戴上支具,出院前交待了相關注意事項,並提醒我手術後1個月、3個月、半年、1年要回來門診複查。

手術後1年複查(筆者供圖)

回想起手術前醫生向我及我爸媽交代風險和併發症(大出血、神經損傷、感覺異常、嚴重甚至會癱瘓)的時候,我還有些許後怕,好在是這些都沒有發生,醫生的技術真的是至關重要。

謹以此文感謝我的主刀醫生海湧主任以及他的團隊,也感謝所有護士們的悉心照料。

術者點評

海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英文簡稱AIS)是發生於青少年青春發育期的脊柱畸形,脊柱發生結構性彎曲和椎體旋轉,站立正位X線片顯示角度>10°即爲脊柱側凸,10-16歲青少年發病率2%~4%,女性佔80%。家長要定期關注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的體態。

當側凸度數在25°~40°之間,可使用支具作爲保守治療方案,需堅持佩戴,定期複查,防止進展。文中筆者在生長發育時期未堅持佩戴支具,可能是日後側凸加重的因素之一。

如側凸度數大於40°並且發育未成熟,應建議手術治療。側凸度數大於50°也應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目標以矯正畸形、獲得穩定、維持平衡、儘可能減少融合範圍、緩解心肺等內臟壓迫爲主。

成年以後骨骼發育成熟,手術矯正效果可能會較青少年時期手術稍差,建議儘早治療。

大多數患者手術後不影響彎腰等日常生活、也不會影響懷孕和分娩。

【作者】:娜娜(化名)

【編輯】:陳龍

【審校】:海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