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一次來“初潮”,媽媽就應該把這些告訴女娃,否則可能落下病根

不少寶媽都不知道如何開口與孩子討論“初潮”這件事,總覺得難以啓齒。更有不少孩子,第一次來“初潮”之後,也不敢和媽媽說,自己一個人藏着掖着,就怕被發現。

先前也有不少網友懷疑,怎麼可能?孩子來了初潮之後父母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還真別說,我一個朋友的女兒,初潮來了一年多才被父母發現,而且還是因爲一次“事故”。

案例

朋友的女兒今年上初三,聽朋友說孩子在五年級下學期時就來了初潮,孩子後來和媽媽聊天時,還說自己當時哭了很久,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後來還是自己拿手機偷偷查,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是對於才五年級的孩子來說,班上的其他女孩子都沒有來初潮,她覺得這是件很丟人的事情,而且也時不時聽到鄰居家老太太埋汰自己孫女發育太早,於是就沒敢和媽媽說起這件事。

每次都是自己偷偷處理好,就這麼藏了一年多,直到孩子初一年的時候,朋友發現女兒最近胖了許多,而且臉色看過去也不太好。

畢竟突然之間發胖不是什麼好徵兆,朋友趕緊帶着孩子去了醫院做檢查,結果被醫生告知,孩子這是水腫徵兆,很可能是生理期期間洗澡所致。

朋友當時還發愣,下意識地否認了醫生的這個說法,直到醫生從孩子口中問出才知道,原來女兒真的早就來初潮了。

從那之後,朋友一直在給女兒普及相關方面的生理期知識,但是孩子現在時不時就會出現水腫,尤其是在生理週期期間洗澡、洗頭。

後來去問了醫生才瞭解,可能是因爲孩子在剛來初潮的第一年沒有護理好,導致身體留下了病根,成爲易水腫體質,往後護理還需更加謹慎。

因此,對於家有女寶的寶媽們,建議大家從孩子四年級開始就給孩子普及相關方面的知識,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別擔心她們會不理解。

第一次來“初潮”,媽媽就應該把這些告訴女娃

1、 “別害怕,這是正常生理特徵”

就像我那位朋友的女兒,由於先前壓根不瞭解生理週期這件事,總覺得自己要是被發現來了初潮就會被嘲笑,所以不敢告訴家長。

這也提醒了寶媽們,一定要給孩子做心理建設,告訴孩子初潮是女孩成長的標誌,也是正常的生理特徵,不必感到害羞,也不必感到害怕。

只有寶媽們給孩子做足夠的心理建設,孩子纔不會排斥這一方面,更不會對自己產生自我否認。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部分孩子當中,或許會因爲其他孩子來了初潮而取笑對方,對於這一行爲,寶媽們也應當進行糾正。

2、 關於生理期的護理方式

女性在生理期期間,身體免疫力會下降,尤其是生殖部位的免疫力,如果這一期間沒有護理得當,很可能會引起感染。

有些女性在生理週期期間,乾脆選擇不清潔,因爲她們擔心洗澡、洗頭可能會引起水腫。實際上,出現這一可能性的女性還是比較少的。

相反,如果生理週期期間不洗澡、洗頭,大量的細菌會引起感染,反倒對女性的生殖系統健康不利。

當然,也不建議坐浴,這會增加水腫與感染幾率。用溫水清洗生殖部位即可,且做到一日一次清潔工作,貼身內衣內褲也要勤更換。

3、 衛生棉的使用方式

通常情況下,衛生棉需要2小時更換一次,最好別超過4個小時(睡眠時間除外)。否則長時間不更換衛生棉,也會導致生殖系統感染,嚴重則可能引起炎症。

而部分女孩壓在生殖部位出現炎症之後,壓根就不自知,長時間疏忽的情況下,炎症可能越演越烈,最後蔓延至附件、盆腔、輸卵管,這些都可能爲將來的妊娠埋下“隱形炸彈”。

最後,也要提醒寶媽們,孩子在來臨初潮之後,也應該要爲孩子準備紅糖水,如果可以,最好煮一些“保暖湯”(紅棗、枸杞、桂圓、生薑、紅糖),尤其是那些宮寒的女孩子,會受到痛經的折磨,必要時也可以使用暖寶寶。

還有一些女孩,痛經時動彈不得,這與她們平時喫冷飲有關,也需要提醒孩子這一注意事項。當然,如果孩子疼得實在受不了,可以嘗試用止痛藥來緩解。

別因爲作爲父母的責任疏忽,導致孩子在初潮來臨之後由於對這一方面的知識瞭解的太少,以至於喫了虧,嚴重還可能烙下病根!

相關文章